格物学 近代物理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知识点月考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内蒙古自治区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8.0%

2025-07-07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知识点月考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内蒙古自治区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8.0%
1、['能级及能级跃迁',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其解释', '核裂变与核聚变']

正确率80.0%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2、['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物质波',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光电效应']

正确率40.0%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它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下列关于量子理论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提出的能量子假说很好地解释了黑体辐射实验规律

B.经典电磁理论可以完美地解释光电效应现象

C.康普顿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D.普朗克最先提出了物质波,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3、['裂变反应', '能级及能级跃迁',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能量子表达式、概念理解及简单计算', '热辐射 黑体与黑体辐射']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结果而提出了光子说

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不仅有能量还具有动量

C.$$2 3 5_{9 2} \mathrm{U}+\frac1_{0} \mathrm{n} \to{}_{3 6}^{8 9} \mathrm{K r}+{}_{5 6}^{1 4 4} \mathrm{B a}+3_{0}^{1} \mathrm{n}$$是聚变反应

D.据波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4、['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能级及能级跃迁', '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

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C.若要使处于能级$${{n}{=}{3}}$$的氢原子电离,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用能量为$${{−}{{E}_{3}}}$$的电子撞击氢原子二是用能量为$${{−}{{E}_{3}}}$$的光子照射氢原子

D.由于核力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以及核力的饱和性,不可能无节制地增大原子核而仍能使其稳定

5、['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正确率40.0%实验表明:光子与速度不太大的电子碰撞发生散射时,光的波长会变长或者不变,这种现象叫康普顿散射,该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如果电子具有足够大的初速度,以至于在散射过程中有能量从电子转移到光子,则该散射被称为逆康普顿散射,这一现象已被实验证实。关于上述逆康普顿散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该过程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B.该过程不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C.散射光中存在波长变长的成分

D.散射光中存在频率变大的成分

6、['能级及能级跃迁',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能量子表达式、概念理解及简单计算', '热辐射 黑体与黑体辐射',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黑体辐射,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B.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C.光较强时,包含的光子数较多,照射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较多,因而饱和电流较大

D.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7、['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光的波粒二象性',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能量子表达式、概念理解及简单计算',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X}}$$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来的

B.康普顿效应和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和电子都具有波动性

C.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

D.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不稳定

8、['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物质波',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光子说及光子能量表达式',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

正确率60.0%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B

A.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B.德布罗意证明了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C.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D.光电效应现象是爱因斯坦首先发现的

9、['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物质波', '天然放射现象发现过程', '能级及能级跃迁',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能量子表达式、概念理解及简单计算', '热辐射 黑体与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爱因斯坦在研究黑体辐射的过程中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说

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有动量,即光具有粒子性

C.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10、['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轨道量子化和频率条件', '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半衰期的相关计算', '康普顿效应的概念、解释及意义', '质能方程的理解']

正确率40.0%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D

A.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不但具有动能,也具有动量

B.氡$${{2}{2}{2}}$$的半衰期为$${{3}{.}{8}}$$天,则质量为$${{4}}$$$${{g}}$$的氡$${{2}{2}{2}}$$经过$${{7}{.}{6}}$$天还剩下$${{1}{g}}$$的氡$${{2}{2}{2}}$$

C.玻尔理论解释了原子发射出来的光子其谱线为什么是不连续的

D.重核裂变为几个中等质量的核,则其平均核子质量会增加

以下是各题的详细解析:

第1题:由于题目中四幅图(A、B、C、D)均标注为“svg异常”,无法判断具体内容,因此无法确定正确选项。需补充图像信息才能解析。

第2题

A. 错误。能量子假说是普朗克提出的,卢瑟福提出的是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 错误。经典电磁理论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和瞬时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C. 正确。康普顿效应中光子与电子碰撞后波长变长,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动量交换)。

D. 错误。物质波是德布罗意提出的,普朗克提出的是能量量子化。

正确答案:C

第3题

A. 错误。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解释黑体辐射,光子说是爱因斯坦提出的。

B. 正确。康普顿效应中光子动量变化($$Δp$$)证明了光子的粒子性。

C. 错误。该反应是铀核裂变,聚变是轻核结合成重核(如氢弹)。

D. 错误。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电子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库仑力做正功)。

正确答案:B

第4题

A. 错误。康普顿效应中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能量减小)。

B. 错误。比结合能(而非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C. 错误。电子撞击氢原子时能量需≥$$|E_3|$$,而光子能量必须严格等于$$|E_3|$$(电离需要精确能量)。

D. 正确。核力是短程力,饱和性限制原子核尺寸(如稳定核的质子数≤83)。

正确答案:D

第5题

A. 错误。逆康普顿散射仍遵循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

B. 错误。动量守恒始终成立。

C. 正确。部分光子可能从电子获得能量,波长变短(频率变大),但部分可能保持原波长。

D. 正确。电子转移能量给光子时,光子频率会变大($$E=hν$$)。

正确答案:D(题目要求“正确”选项,C描述不全面)。

第6题

A. 错误。黑体辐射的峰值向波长较短(高频)方向移动。

B. 正确。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解决黑体辐射问题。

C. 正确。光强越大,光子数越多,饱和电流越大。

D. 正确。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均体现光的粒子性。

题目要求“不正确”选项,故选A

第7题

A. 错误。X射线由内层电子跃迁或轫致辐射产生,原子核辐射的是γ射线。

B. 错误。康普顿效应说明光的粒子性,电子衍射说明电子的波动性。

C. 正确。普朗克首次提出能量量子化解释黑体辐射。

D. 错误。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正确答案:C

第8题

A. 错误。康普顿效应证明光的粒子性。

B. 错误。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实验证明由戴维森-革末完成。

C. 错误。光子说是爱因斯坦提出的,普朗克研究的是黑体辐射。

D. 错误。光电效应由赫兹发现,爱因斯坦解释。

无正确选项,但题目可能有误,最接近的是B(部分教材表述差异)。

第9题

A. 错误。能量子假说是普朗克的贡献。

B. 正确。康普顿效应中光子动量变化体现粒子性。

C. 错误。宏观物体波长极短(如$$λ=h/p$$),难以观测波动性。

D. 错误。天然放射现象揭示原子核可分,核式结构由卢瑟福提出。

正确答案:B

第10题

A. 正确。康普顿效应证明光子有动量。

B. 正确。半衰期$$7.6$$天为$$2$$个周期,剩余质量$$4g×(1/2)^2=1g$$。

C. 正确。玻尔理论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分立性。

D. 错误。裂变后平均核子质量减小(质量亏损释放能量)。

题目要求“不正确”选项,故选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