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科学家探究自然界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描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
A.普朗克首先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B.库仑首先引入了场的概念和电场线$${、}$$磁感线的概念
C.贝可勒尔首先发现了$${{X}}$$射线
D.牛顿给出万有引力公式$$F=G \frac{m_{1} m_{2}} {r^{2}}$$四的同时,首先给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2、['相对论时空观及牛顿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能级及能级跃迁',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能量子表达式、概念理解及简单计算', '热辐射 黑体与黑体辐射', '光子说及光子能量表达式', '向心力']正确率60.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汽车在有积雪的路面上快速转弯时容易发生侧滑,是因为汽车受到了离心力
B.在地球表面发射一个物体并使它绕月球运动,发射速度必须大于第二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三宇宙速度
C.牛顿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
D.爱因斯坦认为:光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跟光的传播速
3、['能量子表达式、概念理解及简单计算', '单位制']正确率80.0%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于$${{2}{0}{1}{8}}$$年$${{1}{1}}$$月通过决议,正式更新了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四个基本单位的定义,国际测量界的百年夙愿终于实现﹣﹣国际测量体系将全部建立在基本物理常数上,大大提高了计量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比如,最受关注的“千克”,不再以具体实物的质量来定义,而将以量子力学中的普朗克常数$${{h}}$$为基准,经过一系列物理换算,算出质量.已知普朗克常数与频率的乘积可以表示能量,下列属于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来表示普朗克常数$${{h}}$$单位的是$${{(}{)}}$$
B
A.$${{J}{/}{s}}$$
B.$$k g \cdot m^{2} / s$$
C.$$k g \cdot m^{2} / s^{3}$$
D.$$N \cdot m \cdot s$$
4、['能量子表达式、概念理解及简单计算', '折射率定义式及物理意义', '折射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正确率60.0%svg异常
B
A.玻璃对$${{c}}$$光的折射率较大
B.$${{c}}$$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大
C.$${{b}}$$光的频率较小
D.$${{b}}$$光的光子能量较小
5、['光电效应方程与图象', '能量子表达式、概念理解及简单计算',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率60.0%关于光电效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光电子来源于原子核内部
B.爱因斯坦最早发现光电效应现象
C.入射光频率一定,光强越大饱和光电流越大
D.爱因斯坦在研究光电效应现象时首次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说
6、['能级及能级跃迁', '光的波粒二象性', '能量子表达式、概念理解及简单计算', '热辐射 黑体与黑体辐射', '光子说及光子能量表达式']正确率60.0%光在真空中传播,每份光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
C
A.振幅
B.强弱
C.频率
D.速度
7、['能级及能级跃迁',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能量子表达式、概念理解及简单计算', '热辐射 黑体与黑体辐射']正确率80.0%提出光子说的科学家是$${{(}{)}}$$
B
A.普朗克
B.爱因斯坦
C.牛顿
D.惠更斯
8、['能级及能级跃迁', '能量子表达式、概念理解及简单计算']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
B.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激发,可用$$1 2. 0 9 e V$$的光子照射
C.当氢原子从$${{n}{=}{5}}$$的状态跃迁到$${{n}{=}{3}}$$的状态时,要吸收光子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金属铂(逸出功为$$6. 3 4 e V )$$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9、['能级及能级跃迁', '能量子表达式、概念理解及简单计算', '热辐射 黑体与黑体辐射',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光子说及光子能量表达式']正确率60.0%$${{1}{9}{0}{5}}$$年在物理学史上被称为爱因斯坦的$${{“}}$$奇迹$${{”}}$$年,这一年他先后发表了五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其中涉及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能发生光电效应
B.光电效应现象中的$${{“}}$$光电子$${{”}}$$就是$${{“}}$$光子$${{”}}$$
C.当入射光的频率 低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D.入射光的频率增大$${{2}}$$倍,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加$${{2}}$$倍
10、['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物质波', '光的波粒二象性', '能量子表达式、概念理解及简单计算', '热辐射 黑体与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电子的衍射图样表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B.粒子的运动速率增大,其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也增大
C.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爱因斯坦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观点
D.黑体辐射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1. 选项A正确:普朗克在1900年首次提出能量子概念,打破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选项B错误:法拉第首先引入场的概念和电场线、磁感线。
选项C错误:伦琴首先发现X射线,贝可勒尔发现的是天然放射性。
选项D错误:牛顿给出万有引力公式但未给出引力常量数值,卡文迪许首先测出引力常量。
2. 选项A错误:离心力是惯性效应而非真实受力,侧滑是因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
选项B正确:绕月运动需脱离地球引力但未脱离太阳系,故发射速度介于第二宇宙速度$$11.2 km/s$$和第三宇宙速度$$16.7 km/s$$之间。
选项C正确:牛顿时空观认为时空是绝对且独立于物质存在的。
选项D错误:光子能量$$E=h\nu$$与频率相关,与传播速度无关(光速恒定)。
3. 普朗克常数$$h$$的单位推导:
由$$E=h\nu$$得$$h=\frac{E}{\nu}$$,能量$$E$$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为$$kg \cdot m^2 / s^2$$,频率$$\nu$$单位为$$s^{-1}$$。
故$$h$$单位为$$\frac{kg \cdot m^2 / s^2}{s^{-1}}=kg \cdot m^2 / s$$,对应选项B。
4. 题目不完整(SVG异常),但基于光学原理:
折射率$$n=\frac{c}{v}$$,频率越高折射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光子能量$$E=h\nu$$越大。
若c光折射率较大(选项A),则其频率较高(选项C错误),传播速度较小(选项B错误),光子能量较大(选项D错误)。
5. 选项A错误:光电子来自金属表面电子而非原子核。
选项B错误:赫兹最早发现光电效应,爱因斯坦解释该现象。
选项C正确:光强越大代表光子数越多,饱和光电流越大。
选项D错误:普朗克首先提出能量子假说,爱因斯坦将其用于光电效应。
6. 选项C正确:光子能量$$E=h\nu$$仅取决于频率,与振幅、强弱、速度无关。
7. 选项B正确: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
8. 选项A错误:氢原子只能吸收能量等于能级差的光子。
选项B错误:$$12.09 eV$$不等于基态到任意激发态的能量差(如基态到n=2为$$10.2 eV$$,到n=3为$$12.09 eV$$,但需精确匹配)。
选项C错误: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会辐射光子而非吸收。
选项D正确:n=2到n=1辐射光子能量为$$10.2 eV$$,大于铂逸出功$$6.34 eV$$,故能发生光电效应。
9. 选项A错误:需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而非仅强度大。
选项B错误:光电子是金属逸出的电子,光子是光能量量子。
选项C正确: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无法逸出光电子。
选项D错误:由$$E_k=h\nu-W$$,最大初动能与频率呈线性关系而非正比(存在逸出功偏移)。
10. 选项A错误:电子衍射表明波动性而非粒子性。
选项B错误:由德布罗意波长$$\lambda=\frac{h}{p}$$,速率增大动量增大,波长减小。
选项C错误: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解释黑体辐射。
选项D正确:维恩位移定律表明温度升高时辐射峰值向短波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