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力学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

波的衍射现象-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知识点回顾基础单选题自测题答案-陕西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60.0%

2025-06-14
波的衍射现象-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知识点回顾基础单选题自测题答案-陕西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60.0%
1、['波的衍射现象', '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正确率60.0%关于机械波的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波的衍射

B.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C.波长一定的机械波通过宽度不同的狭缝时宽度越小衍射越明显

D.波长不同的机械波通过宽度一定的狭缝时波长越小衍射越明显

2、['波的衍射现象', '波的干涉现象']

正确率80.0%如图所示,挡板$${{M}}$$是固定的,挡板$${{N}}$$可以上下移动。现在把$${{M}}$$、$${{N}}$$两块挡板中的空隙当作一个“小孔”做水波的衍射实验,出现了图示中的图样,$${{P}}$$点的水没有振动起来。$${{(}{)}}$$

A.为了使挡板左边的振动传到$${{P}}$$点,可以把挡板$${{N}}$$向上移动

B.为了使挡板左边的振动传到$${{P}}$$点,可以增大水波的频率

C.移动挡板$${{N}}$$使左边的振动传到$${{P}}$$点,通过“小孔”从左边传到右边的能量更多了

D.移动挡板$${{N}}$$使左边的振动传到$${{P}}$$点,通过“小孔”从左边传到右边的能量不变

3、['波的衍射现象', '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正确率40.0%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 4 0 m / s$$.现有几种声波:$${①}$$周期为$$\frac{1} {2 0} s, \ @$$频率为$${{1}{0}^{4}}$$$${{H}{z}{,}{③}}$$波长为$${{1}{0}{m}}$$,它们传播时若遇到宽约为$${{1}{3}{m}}$$的障碍物,能产生显著的衍射现象的是(

C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都可以

4、['波的衍射现象', '振动图像', '波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40.0%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t}}$$时刻的波形图如图$${{b}}$$所示,质点$${{A}}$$从$${{t}{+}{{0}{.}{3}}{s}}$$时刻开始计时,振动图象如图$${{a}}$$所示,若设$${{+}{y}}$$方向为振动正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该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0}}$$$${{m}{/}{s}}$$

B.从时刻$${{t}}$$再经过$${{0}{.}{4}{s}}$$,质点$${{A}}$$沿$${{x}}$$轴正方向迁移$${{0}{.}{8}{m}}$$

C.若该波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上定比$${{4}{m}}$$大得多

D.在$${{t}{+}{{0}{.}{5}}{s}}$$时刻,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大

5、['波的衍射现象', '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的干涉现象']

正确率40.0%声波属于机械波,下列有关声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同一列声波在各种介质中的波长是相同的

B.声波的频率越高,它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快

C.声波可以绕过障碍物传播,即它可以发生衍射

D.人能辨别不同乐器同时发出的声音,证明声音不会发生干涉

6、['波的衍射现象', '波的形成和传播', '横波和纵波', '电磁波',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60.0%某同学对机械波与电磁波作了一些比较后得到如下结论,则下列结论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机械波可能是纵波,也可能是横波;电磁波一定是横波

B.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

D.当机械波或电磁波从空气进入水时,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都变小

7、['多普勒效应的定义及现象', '波的衍射现象', '波的干涉现象', '波的反射']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波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C

A.隐形飞机怪异的外形及表面涂特殊物质,是为了减少波的反射,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

B.发生干涉现象的两列波,它们的频率一定相等.

C.因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所以波遇到障碍物一定能发生明显衍射.

D.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和波源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

8、['波的衍射现象', '电磁驱动', '静电屏蔽和静电利用', '惯性及惯性现象']

正确率60.0%下列有关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解释正确的是(

C

A.交通法规定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是利用惯性

B.灵敏电流表在运输时总要用导线把两个接线柱连在一起,是利用电磁驱动

C.野外三条高压输电线上方还有两条导线与大地相连,是利用静电屏蔽

D.通过发出与噪声振幅$${、}$$频率相同但相位相反的声波消灭噪声,是利用声波衍射

9、['波的衍射现象', '薄膜干涉现象及应用', '光的偏振现象及应用', '多普勒效应']

正确率80.0%根据高中物理所学知识,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①闻其声而不见其人
②夏天雷雨后路面上油膜呈现彩色
③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疾驰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④观众在看立体电影时要戴上特质的眼睛,这样看到电影画面的效果和眼睛直接观看物体的效果一样具有立体感;
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D

A.折射、干涉、多普勒效率、偏振

B.干涉、衍射、偏振、多普勒效应

C.衍射、偏振、折射、多普勒效应

D.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偏振

10、['波的衍射现象', '波的形成和传播', '光的衍射', '波的干涉现象']

正确率80.0%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频机械波和低频机械波相遇能发生干涉现象

B.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的位移可能小于振动减弱区域质点的位移

C.在相同条件下,高频机械波比低频机械波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只有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时,波才能发生衍射

1. 选项D错误。衍射现象与波长和障碍物尺寸有关,波长越长或障碍物尺寸越小,衍射越明显。因此,波长较小的机械波通过狭缝时衍射不明显。

2. 选项A正确。将挡板$$N$$向上移动可以增大“小孔”尺寸,使衍射更明显,从而让振动传到$$P$$点。选项D正确,因为衍射不改变波的能量,仅改变传播方向。

3. 选项C正确。计算各声波的波长:①$$vT = 340 \times \frac{1}{20} = 17m$$,②$$\lambda = \frac{v}{f} = \frac{340}{10^4} = 0.034m$$,③$$\lambda = 10m$$。只有波长与障碍物尺寸(13m)相近的①和③能产生显著衍射。

4. 选项D正确。由图$$a$$可知质点$$A$$在$$t+0.5s$$时位移最大,加速度最大;质点$$B$$在平衡位置,加速度为零。选项A错误,波速应为$$\frac{\lambda}{T} = \frac{4}{0.4} = 10m/s$$,但传播方向需结合振动方向判断。

5. 选项C正确。声波可以发生衍射。选项A错误,波长与介质有关;选项B错误,波速由介质决定;选项D错误,声音会发生干涉,但人能分辨不同音色。

6. 选项D错误。机械波和电磁波进入水时频率不变,但波速变化(机械波波速增大,电磁波波速减小),波长相应变化。

7. 选项C错误。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但明显衍射需要障碍物尺寸与波长相近,否则不明显。

8. 选项C正确。高压输电线上的附加导线用于静电屏蔽。选项A利用惯性解释不完整;选项B是电磁阻尼;选项D是干涉消声。

9. 选项D正确。①声波衍射,②油膜干涉,③多普勒效应,④光的偏振。

10. 选项B正确。干涉中加强点的位移可能小于减弱点(取决于相位)。选项A错误,频率相同才能干涉;选项C错误,低频波更易衍射;选项D错误,任何尺寸都能衍射,明显与否与尺寸有关。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