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力学波的干涉

波的干涉条件-波的干涉知识点月考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福建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2.0%

2025-08-13
波的干涉条件-波的干涉知识点月考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福建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2.0%
1、['干涉条纹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 '波的干涉条件']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图甲中上板是待检查的光学元件,下板是标准样板,

B.若换用频率更大的单色光,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乙中的干涉条纹变宽

C.若出现图丙中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查的平面在此处出现了凹陷

D.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图丁中的牛顿环,得到的条纹是随离圆心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变宽的同心圆环

2、['波的叠加', '波的干涉条件']

正确率40.0%svg异常

A.$${{M}}$$、$${{N}}$$间的距离为$${{5}{c}{m}}$$

B.$${{M}}$$、$${{N}}$$间的距离为$${{7}{c}{m}}$$

C.$${{M}}$$、$${{N}}$$连线的中点振动减弱

D.$${{M}}$$、$${{N}}$$处于波峰时,两点连线的中点处于波谷

3、['波的干涉现象', '波的干涉条件']

正确率80.0%svg异常

A.$${{Q}}$$点始终处于波峰位置

B.$${{R}}$$、$${{S}}$$两点振动有时加强有时减弱

C.$${{P}}$$、$${{Q}}$$连线上各点振动始终加强

D.如果$${{A}}$$、$${{B}}$$两波源频率不同,也能产生类似的稳定的干涉图样

4、['无线电波的特性及应用', '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波的干涉条件']

正确率60.0%$${{5}{G}}$$是指第五代通信技术,采用$$3 3 0 0 \sim~ 5 0 0 0 \mathrm{M H z}$$频段的无线电波. 现行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其频段范围是$$1 8 8 0 \sim~ 2 6 3 5 \mathrm{M H z}. ~ 5 \mathrm{G}$$相比$${{4}{G}}$$技术而言,其数据传输速度提升了数十倍,容量更大,时延大幅度缩短到$${{1}}$$毫秒以内,为产业革命提供技术支撑.根据以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4}{G}}$$信号是纵波$${,{5}{G}}$$信号是横波

B.$${{4}{G}}$$信号和$${{5}{G}}$$信号相遇能发生干涉

C.$${{4}{G}}$$信号比$${{5}{G}}$$信号更容易发生衍射

D.$${{4}{G}}$$信号比$${{5}{G}}$$信号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更小

5、['波的干涉现象', '波的干涉条件']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图示时刻质点$${{a}}$$的位移最大

B.质点$${{b}}$$和$${{c}}$$振动都最强

C.质点$${{d}}$$振动最弱

D.再过$$\frac{T} {2}$$后b点振动减弱

6、['波的衍射现象', '多普勒效应的定义及现象', '波的干涉条件']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一切机械波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两列波在介质中叠加,一定能产生干涉现象

C.$${{“}}$$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声波的衍射现象

D.$${{“}}$$多普勒效应$${{”}}$$是由于观察者和波源的相对运动使波源的频率发生变化而产生的

7、['相对论时空观及牛顿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波的折射', '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波的反射', '波的干涉条件', 'X射线和γ射线的特性及应用',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真空中的光速与光源的运动有关

B.$${{X}}$$射线是比紫外线频率低的电磁波

C.机械波和电磁波本质上不相同,但它们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

D.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结果较为准确,应选用$${{1}{0}{c}{m}}$$长的细线和小铁球

8、['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多普勒效应的定义及现象', '波的干涉条件',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60.0%两个固定声源发出的声波$${{1}}$$和声波$${{2}}$$在空气中传播。已知声波$${{1}}$$的频率是声波$${{2}}$$的$${{3}}$$倍,则$${{(}{)}}$$。

D

A.声波$${{1}}$$的波长是声波$${{2}}$$的$${{3}}$$倍

B.声波$${{1}}$$的传播速度是声波$${{2}}$$的$${{3}}$$倍

C.两列波相遇会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D.远离这两个声源的观察者,听到的这两列波的频率均比声源发出的频率低

9、['多普勒效应的定义及现象', '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波的干涉条件',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B.发生干涉现象的两列波的频率一定相等。

C.当波的波长远小于障碍物的尺寸时,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当波源与观察者相对靠近时,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将小于波源的频率。

10、['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波的干涉条件', '波动图像', '多普勒效应']

正确率40.0%波源质点在坐标原点$${{O}}$$沿$${{y}}$$方向上下振动,已知$${{t}{=}{0}}$$时刻波恰好传到$$x=2 0 c m$$的质点处,波形如图,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m}{/}{s}}$$,由此可知$${{(}}$$$${{)}}$$

D

A.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正方向

B.若波源向$${{x}}$$轴正方向运动,接受器$${{P}}$$接收到波的频率可能为$${{9}{H}{z}}$$

C.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1}{0}{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1}{0}{H}{z}}$$

1. 题目解析:

A. 正确。图甲中上板是待检查的光学元件,下板是标准样板,这是典型的等厚干涉实验装置。

B. 错误。频率更大的单色光波长更短,根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Delta x = \frac{{\lambda D}}{{d}}$$,条纹会变窄。

C. 错误。图丙中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查的平面在此处出现了凸起而非凹陷。

D. 错误。牛顿环的条纹间距随离圆心距离增加而逐渐变窄。

2. 题目解析:

A. 错误。根据波形图,MN距离应为$$\frac{{7}}{{4}}\lambda=7cm$$(设$$\lambda=4cm$$)。

B. 正确。计算同上。

C. 正确。中点距离两波源差为0,是振动减弱点。

D. 正确。此时中点处于波峰和波谷叠加位置,振动抵消。

3. 题目解析:

A. 错误。Q点只是此刻处于波峰,会随时间变化。

B. 错误。R、S两点是稳定的干涉加强点。

C. 正确。P、Q连线上的点到两波源距离差为波长整数倍。

D. 错误。稳定干涉需要频率相同。

4. 题目解析:

A. 错误。电磁波都是横波。

B. 错误。频率不同不能干涉。

C. 正确。4G频率更低波长更长,衍射更明显。

D. 错误。真空中所有电磁波速度相同。

5. 题目解析:

A. 正确。图示时刻a处于波峰。

B. 正确。b、c都是振动加强点。

C. 错误。d是振动加强点。

D. 错误。b点始终是加强点。

6. 题目解析:

A. 错误。光可在真空中传播。

B. 错误。需要频率相同。

C. 正确。这是典型衍射现象。

D. 错误。观察者接收频率变化,波源频率不变。

7. 题目解析:

A. 错误。真空光速不变。

B. 错误。X射线频率更高。

C. 正确。机械波需要介质,电磁波不需要。

D. 错误。应选1m左右细线。

8. 题目解析:

A. 错误。$$\lambda_1=\frac{{1}}{{3}}\lambda_2$$。

B. 错误。声速由介质决定。

C. 错误。频率不同不能干涉。

D. 正确。符合多普勒效应。

9. 题目解析:

A. 错误。频率由波源决定。

B. 正确。干涉必要条件。

C. 错误。波长接近障碍物尺寸即可。

D. 错误。靠近时接收频率增大。

10. 题目解析:

A. 错误。初始时刻x=20cm质点向下运动,波源起振方向应沿y负方向。

B. 正确。多普勒效应可能使接收频率变化。

C. 正确。波长$$\lambda=0.2m$$,10m远大于波长,能明显衍射。

D. 正确。波源频率$$f=\frac{{v}}{{\lambda}}=10Hz$$,干涉需要相同频率。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