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力学波的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波的图像知识点考前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江苏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8.0%

2025-07-25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波的图像知识点考前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江苏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8.0%
1、['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绳上产生的波的波长为$${{5}{{c}{m}}}$$

B.绳上各质点都沿$${{x}}$$轴方向运动,因此绳波为横波

C.弹簧振子振动的快慢决定了绳上产生的波的传播快慢

D.$${{t}{=}{1}{s}}$$时$$, \, \, x=5 \mathrm{c m}$$处的绳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

2、['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此波的波长为$${{9}{{c}{m}}}$$

B.此波的频率为$${{2}{{H}{z}}}$$

C.此波的波速为$$0. 1 \mathrm{m / s}$$

D.此时波源沿$${{y}}$$轴正方向运动

3、['多普勒效应的定义及现象', '波动图像', '波的干涉条件',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t}}$$=$${{0}}$$时刻,$$x=-3. 6 ~ \mathrm{m}$$​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x}{=}{{5}{.}{3}}{{m}}}$$​处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

B.一观察者正经$${{x}{=}{2}{{m}}}$$​处沿$${{x}}$$轴正向运动,在他看来,两列波的频率可能相同

C.两列波相遇时能发生稳定的干涉

D.$${{x}}$$轴上第一个位移达到$${{6}{{c}{m}}}$$的质点的横坐标为$${{x}{=}{{2}{.}{7}{5}}{{m}}}$$​

4、['简谐运动振动图象', '波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60.0%svg异常

B

A.这列简谐波的振幅为$${{2}{0}{{c}{m}}}$$

B.这列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这列简谐波的周期为$${{5}{.}{0}{s}}$$

D.这列简谐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2 5 \mathrm{c m / s}$$

5、['简谐运动振动图象', '振动图像', '波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v=2 5 c m / s$$,向左传播

B.$$v=5 0 c m / s$$,向左传播

C.$$v=2 5 c m / s$$,向右传播

D.$$v=5 0 c m / s$$,向右传播

6、['振动图像', '波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60.0%一根粗细均匀的软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用手抓住并上$${、}$$下振动,形成了向右传播的波.此波可看成简谐波,波的传播速度为$${{v}}$$,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简谐波的传播速度与振动的振幅有关

B.绳中质点振动的最大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C.绳中相距为$$\frac{v T} {2}$$的两个质点的振动位移总是相同

D.离手距离分别为$$x_{1}, ~ x_{2} ~ ( x_{2} > x_{1} )$$的两质点,开始振动的时间差为$$\frac{x_{2}-x_{1}} {v}$$

7、['光电效应方程的基本计算',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60.0%某光电管的阴极是两金属钾制成,它的逸出功为$$2. 2 1 e V$$,用波长为$$2. 5 \times1 0^{-3} m$$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已知真空中光速为$$3. 0 \times1 0^{8} \, m / s$$,元电荷为$$1. 6 \times1 0^{-1 9} C$$,普朗克常量为$$6. 6 3 \times1 0^{-3 4} \, J \cdot s$$,求得钾的极限频率和该光电管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应分别是$${{(}{)}}$$

B

A.$$5. 3 \times1 0^{1 4} \, H z, \, \, 2. 2 J$$

B.$$5. 3 \times1 0^{1 4} \, H z, \, \, 4. 4 \times1 0^{-1 9} \, J$$

C.$$3. 3 \times1 0^{3 3} \, H z, \, \, 2. 2 J$$

D.$$3. 3 \times1 0^{3 3} \, H z, \, \, 4. 4 \times1 0^{-1 9} \, J$$

8、['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波的多解问题']

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A}{、}{B}}$$两点的起振方向相同

B.波源周期的最大值为$${{△}{{t}_{2}}}$$

C.该列横波的波长为$$\frac{2 v-\triangle t_{x}} {2 n+1} ( n=0, 1, 2, \ldots)$$

D.$${{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一定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9、['波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x}{=}{4}{m}}$$处质点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

B.$${{x}{=}{2}{m}}$$处质点具有负向最大速度$${}$$

C.这列波的周期是$${{0}{.}{5}{s}}$$

D.经过$${{4}{.}{5}}$$秒$${{x}{=}{6}{m}}$$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1}{8}{c}{m}}$$

10、['波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60.0%svg异常

C

A.波水平向右传播

B.质点$${{H}}$$与质点$${{F}}$$的运动方向相同

C.质点$${{C}}$$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

D.此时刻质点$${{C}}$$的加速度为零

1. 解析:

选项A:绳波的波长可以通过波形图直接读出,题目给出波长为$$5 \mathrm{cm}$$,因此A正确。

选项B:横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但题目中质点沿$$x$$轴方向运动,而波沿绳传播(假设为$$y$$方向),因此是横波,B正确。

选项C: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弹簧振子的振动快慢(频率)仅影响波的频率,不影响波速,C错误。

选项D:根据波形图和传播方向,可以判断$$x=5 \mathrm{cm}$$处的质点在$$t=1 \mathrm{s}$$时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D正确。

答案:A、B、D

2. 解析:

选项A:从波形图中可读出波长$$\lambda = 9 \mathrm{cm}$$,A正确。

选项B:频率$$f = \frac{v}{\lambda}$$,题目未直接给出波速,无法直接计算频率,B错误。

选项C:波速$$v = \lambda f$$,若频率为$$2 \mathrm{Hz}$$,则$$v = 9 \times 2 = 18 \mathrm{cm/s} = 0.18 \mathrm{m/s}$$,与选项不符,C错误。

选项D: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可判断波源沿$$y$$轴正方向运动,D正确。

答案:A、D

3. 解析:

选项A:$$t=0$$时刻,$$x=-3.6 \mathrm{m}$$和$$x=5.3 \mathrm{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需根据波形图判断,若两处质点位于相邻的波峰或波谷,则振动方向相同,否则相反,A不一定正确。

选项B:观察者运动时,多普勒效应可能导致两列波的频率看起来相同,B正确。

选项C:两列波频率相同才能发生稳定干涉,题目未明确频率关系,C不确定。

选项D:两列波叠加后,振幅达到$$6 \mathrm{cm}$$的质点位置需通过计算确定,$$x=2.75 \mathrm{m}$$可能是其中一个解,D可能正确。

答案:B、D

4. 解析:

选项A:振幅可从波形图中读出,题目给出振幅为$$20 \mathrm{cm}$$,A正确。

选项B:波的传播方向需根据波形图判断,题目未明确,B不确定。

选项C:周期$$T$$需通过波形图或频率计算,题目未直接给出,C错误。

选项D:波速$$v = \lambda f$$,题目未给出波长和频率,无法直接计算,D错误。

答案:A

5. 解析:

根据波形图和质点振动方向,可判断波的传播方向为向左或向右。题目中未给出具体波形,但选项B和D的波速$$50 \mathrm{cm/s}$$可能是正确答案之一。

答案:B或D(需根据波形图进一步确认)

6. 解析:

选项A:简谐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与振幅无关,A错误。

选项B:质点振动速度与波速无关,B错误。

选项C:相距$$\frac{v T}{2}$$的两个质点相位差为$$\pi$$,位移总是相反,C错误。

选项D:两质点开始振动的时间差为$$\frac{x_2 - x_1}{v}$$,D正确。

答案:D

7. 解析:

逸出功$$W = 2.21 \mathrm{eV}$$,极限频率$$f_0 = \frac{W}{h} = \frac{2.21 \times 1.6 \times 10^{-19}}{6.63 \times 10^{-34}} \approx 5.3 \times 10^{14} \mathrm{Hz}$$。

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_k = h \nu - W = \frac{h c}{\lambda} - W$$,代入数据计算得$$E_k \approx 4.4 \times 10^{-19} \mathrm{J}$$。

答案:B

8. 解析:

选项A:$$A$$、$$B$$两点的起振方向由波源决定,通常相同,A正确。

选项B:波源周期最大值需满足$$\Delta t_2$$为周期的整数倍,B可能正确。

选项C:波长$$\lambda = \frac{2 v \Delta t_x}{2n + 1}$$,C正确。

选项D:$$A$$、$$B$$两点距离不一定为半波长的奇数倍,D错误。

答案:A、C

9. 解析:

选项A:$$x=4 \mathrm{m}$$处质点位于波峰或波谷时加速度最大,A可能正确。

选项B:$$x=2 \mathrm{m}$$处质点速度方向需根据波形图判断,B不确定。

选项C:周期$$T$$需通过波形图计算,题目未直接给出,C错误。

选项D:经过$$4.5 \mathrm{s}$$,质点通过的路程为$$18 \mathrm{cm}$$需满足$$4.5 = n T$$,D可能正确。

答案:A、D

10. 解析:

选项A:波的传播方向需根据波形图判断,A不确定。

选项B:$$H$$与$$F$$的振动方向可能相同或相反,B不确定。

选项C:$$C$$比$$B$$更靠近平衡位置,可能先回到平衡位置,C正确。

选项D:$$C$$位于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为零,D可能正确。

答案:C、D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