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力学波的图像

振动图像-波的图像知识点课后进阶自测题解析-福建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8.0%

2025-08-30
振动图像-波的图像知识点课后进阶自测题解析-福建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8.0%
1、['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振动图像']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沿负方向运动,且速度不断增大

B.沿负方向运动,且位移不断增大

C.沿正方向运动,且速度不断增大

D.沿正方向运动,且加速度不断增大

5、['波的形成和传播', '振动图像', '波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质点$${{b}}$$此时速度为零

B.质点$${{b}}$$此时向$${{−}{y}}$$方向运动

C.质点$${{d}}$$的振幅是$${{2}}$$$${{c}{m}}$$

D.质点$${{a}}$$再经过$$\frac{T} {2}$$通过的路程是$${{4}}$$$${{c}{m}}$$,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4}}$$$${{c}{m}}$$

6、['波的形成和传播', '振动图像', '波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该波的频率是$$0. 4 H z$$

B.该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

C.该波的传播速度为$$1 0 m / s$$

D.从 $${{t}}$$$${={{0}{.}{2}}{s}}$$到 $${{t}}$$$${={{0}{.}{5}}{s}}$$,质点 $${{P}}$$通过的路程为$${{4}{0}{c}{m}}$$

7、['振动图像', '波动图像',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综合应用']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零时刻

B.$$0. 2 s \sim0. 6 s$$间的某时刻

C.$$0. 6 s \sim1. 0 s$$间的某时刻

D.$$1. 0 s \sim1. 4 s$$间的某时刻

8、['振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波长$${、}$$波速

B.周期$${、}$$振幅

C.波长$${、}$$振幅

D.周期$${、}$$波速

9、['波的形成和传播', '振动图像', '波动图像']

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质点$${{b}}$$振动的周期比质点$${{c}}$$振动的周期小

C.该时刻质点$${{b}}$$振动的速度比质点$${{c}}$$振动的速度小

D.从该时刻起质点$${{b}}$$比质点$${{c}}$$先到达平衡位置

10、['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振动图像', '波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该波的波速为$${{2}{m}{/}{s}}$$

B.该波一定沿$${{x}}$$轴负方向传播

C.$$t=1. 0 \mathrm{s}$$时,质点$${{P}}$$的加速度最小,速度最大

D.图$${{1}}$$所对应的时刻可能是$$t=0. 5 \mathrm{s}$$

由于题目中多次提到"svg异常,非svg图片",说明这些题目原本应配有波形图或振动图像,但图像缺失。我将基于典型波动和振动问题的常见图像特征进行分析,给出每个题目的可能解析。

1. 题目描述缺失,但从选项看应是一个质点运动问题

A.沿负方向运动,且速度不断增大

B.沿负方向运动,且位移不断增大

C.沿正方向运动,且速度不断增大

D.沿正方向运动,且加速度不断增大

解析:需要图像判断质点运动状态,无法确定正确答案。

5. 波动图像问题,涉及多个质点

A.质点$$b$$此时速度为零

B.质点$$b$$此时向$$-y$$方向运动

C.质点$$d$$的振幅是$$2$$$$cm$$

D.质点$$a$$再经过$$\frac{T}{2}$$通过的路程是$$4$$$$cm$$,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4$$$$cm$$

解析:典型波动图像中,处于波峰/波谷的质点速度为零;振幅相同;$$\frac{T}{2}$$内路程为$$2A$$,但位移与初始位置有关。

6. 波动传播问题

A.该波的频率是$$0.4Hz$$

B.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该波的传播速度为$$10m/s$$

D.从$$t=0.2s$$到$$t=0.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40cm$$

解析:需要波长和周期信息计算频率和波速;传播方向需图像判断;时间差$$0.3s$$内路程计算需振幅。

7. 振动状态时刻判断

A.零时刻

B.$$0.2s\sim0.6s$$间的某时刻

C.$$0.6s\sim1.0s$$间的某时刻

D.$$1.0s\sim1.4s$$间的某时刻

解析:需要振动图像判断质点处于特定位置(如平衡位置、最大位移)的时刻。

8. 波动图像可读取参数

A.波长、波速

B.周期、振幅

C.波长、振幅

D.周期、波速

解析:波动图像可直接读取波长和振幅,周期和波速需要时间信息或计算。

9. 波动传播和质点运动比较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质点$$b$$振动的周期比质点$$c$$振动的周期小

C.该时刻质点$$b$$振动的速度比质点$$c$$振动的速度小

D.从该时刻起质点$$b$$比质点$$c$$先到达平衡位置

解析:同波中各质点周期相同;传播方向决定质点振动先后;速度大小与位置有关。

10. 波动参数和传播特性

A.该波的波速为$$2m/s$$

B.该波一定沿$$x$$轴负方向传播

C.$$t=1.0s$$时,质点$$P$$的加速度最小,速度最大

D.图$$1$$所对应的时刻可能是$$t=0.5s$$

解析:需要波长和周期计算波速;传播方向需图像;$$t=1.0s$$时状态需知道周期;时刻判断需结合图像。

注意:以上解析基于典型情况,具体答案需要原图像确认。建议提供完整题目信息以获得准确解答。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