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力学波的图像

波动图像-波的图像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自测题答案-重庆市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2025-07-18
波动图像-波的图像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自测题答案-重庆市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1、['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动图像']

正确率60.0%svg异常

A

A.在$${{t}{=}{0}}$$时刻,质点$${{S}}$$沿$${{y}}$$轴负方向运动

B.该波的波长为$${{1}{0}{m}}$$

C.该波的传播周期为$${{2}{.}{5}{s}}$$

D.$${{0}}$$~$${{5}{s}}$$时间内,质点$${{S}}$$通过的路程为$${{1}{m}}$$

2、['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60.0%svg异常

C

A.此时$${{P}}$$点加速度为零

B.此时$${{M}}$$点的振动方向竖直向下

C.$${{N}}$$点平衡位置坐标为$${{x}{=}{{1}{0}}{{c}{m}}}$$

D.此简谐波在$${{x}}$$轴上的传播速度为$${{4}{{m}{/}{s}}}$$

3、['波动图像']

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质点$${{b}}$$的振幅为$${{0}}$$

B.波的波长为$${{1}{m}}$$

C.经过$$0. 2 5 \mathrm{s},$$质点$${{b}}$$沿$${{x}}$$轴正向移动$${{0}{{.}{5}}{m}}$$

D.在$${{t}{=}{0}}$$时刻,质量相等的质点$${{a}}$$、$${{c}}$$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之比为$${{1}}$$∶$${{2}}$$

4、['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动图像', '波的干涉条件',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经过$${{0}{.}{1}{s}}$$,质点$${{a}}$$运动到质点$${{b}}$$的位置

B.经过$${{0}{.}{2}{s}}$$,质点$${{a}}$$的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

C.经过$${{0}{.}{2}{s}}$$,质点$${{a}}$$的动能开始减小,势能开始增大

D.该波能与一列频率为$${{1}{0}{H}{z}}$$的波发生干涉现象

5、['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

C

A.若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传播速度可能为$$2 1 0 \, m / s$$

B.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传播速度可能为$$1 5 0 \, m / s$$

C.若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P}}$$比$${{Q}}$$先到达波峰位罝

D.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质点$${{P}}$$比$${{Q}}$$先到达波谷位罝

6、['波的干涉条件', '波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 $${{t}}$$$${{=}{0}}$$时刻质点 $${{a}}$$沿 $${{y}}$$轴负方向运动

B.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简谐横波频率为$$1. 2 5 H z$$

C.从 $${{t}}$$$${{=}{0}}$$时刻开始质点 $${{a}}$$经$${{0}{.}{4}{s}}$$通过的路程为$${{0}{.}{8}{m}}$$

D. $${{x}}$$$${{=}{2}{m}}$$处的质点的位移表达式为 $${{y}}$$$$= ~ 0. 4 \operatorname{s i n} 2. 5 \pi t ( m )$$

7、['振动图像', '波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5}{m}{/}{s}}$$

B.$$1 0 m / s$$

C.$$1 5 m / s$$

D.$$2 0 m / s$$

8、['振动图像', '波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 0 \mathrm{m / s}$$

B.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c}{m}}}$$

C.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D.$${{t}{=}{{0}{.}{1}{0}}{s}}$$时,质点$${{Q}}$$的速度方向向下

9、['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的叠加', '波的干涉条件', '波动图像']

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有$${{2}}$$个时刻长绳上会出现振动位移大小为$${{2}{A}}$$的情况

B.由$${{Q}}$$振源产生的波在长绳上传播的速度约为$${{4}{m}{/}{s}}$$

C.由$${{P}}$$振源产生的波先到达振动系统

D.两列波相遇时,在相遇区域会产生干涉现象

10、['波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正确率40.0%svg异常

A.这列波的波速为$$5 0 m / s$$

B.振动恰好传到$${{Q}}$$点时,$${{b}}$$质点位于平衡位置且沿$${{y}}$$轴正方向运动

C.$${{t}{=}{2}{s}}$$时刻,$${{a}}$$质点在$$y=-5 c m$$位置,且沿$${{y}}$$轴负方向运动

D.虚线所示波形可能是$${{t}{=}{6}{s}}$$时刻的波形

1.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质点$$S$$在$$t=0$$时刻沿$$y$$轴负方向运动,选项A正确。波长的计算需要更多信息,题目未提供足够条件判断选项B。周期$$T$$与波长和波速相关,无法直接得出选项C的结论。质点$$S$$在$$0~5s$$内的路程取决于振幅和周期,选项D的$$1m$$缺乏依据。

2. 解析:

$$P$$点处于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为零,选项A正确。$$M$$点的振动方向需根据波形传播方向判断,题目未明确传播方向,选项B无法确定。$$N$$点的坐标$$x=10cm$$需要参考波形图,选项C缺乏依据。波速$$v=4m/s$$需要波长和周期计算,题目未提供足够信息,选项D无法确认。

3. 解析:

质点$$b$$处于波节位置时振幅为零,选项A可能正确。波长$$\lambda=1m$$需要验证波形图,选项B不确定。质点$$b$$不随波迁移,选项C错误。质点$$a$$和$$c$$的回复力比$$1:2$$需根据位移关系计算,选项D可能正确。

4. 解析:

质点$$a$$不会移动到$$b$$的位置,选项A错误。经过$$0.2s$$(半周期)时,质点$$a$$到达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且加速度最大,选项B正确。此时动能最小、势能最大,选项C描述不准确。干涉条件为频率相同,选项D需已知波的频率。

5. 解析:

若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210m/s$$需满足$$v=\lambda/T$$,选项A可能正确。同理,选项B的$$150m/s$$也可能成立。$$P$$比$$Q$$先到波峰或波谷取决于传播方向,选项C和D需结合波形图判断。

6. 解析:

$$t=0$$时质点$$a$$的运动方向需根据波形和传播方向判断,选项A不确定。稳定干涉要求频率相同,选项B的$$1.25Hz$$需已知原波频率。质点$$a$$在$$0.4s$$内的路程$$0.8m$$需结合振幅和周期计算,选项C可能正确。$$x=2m$$处质点的位移表达式$$y=0.4\sin2.5\pi t$$需验证参数,选项D可能正确。

7. 解析:

波速选项为$$5m/s$$、$$10m/s$$、$$15m/s$$、$$20m/s$$,需根据波长和周期计算。若已知波长$$\lambda=10m$$,周期$$T=2s$$,则波速$$v=\lambda/T=5m/s$$,选项A正确。

8. 解析:

波速$$v=40m/s$$需验证波长和周期,选项A可能正确。质点$$P$$在$$0.10s$$到$$0.25s$$内的路程$$30cm$$需结合振幅和时间计算,选项B可能正确。传播方向未明确,选项C不确定。$$t=0.10s$$时质点$$Q$$的速度方向需根据波形判断,选项D不确定。

9. 解析:

两列波叠加时,位移$$2A$$的情况可能发生两次,选项A正确。波速$$v=4m/s$$需根据绳的张力计算,选项B可能正确。$$P$$波先到达需比较传播距离和速度,选项C可能正确。干涉需频率相同,选项D需已知两波频率。

10. 解析:

波速$$v=50m/s$$需验证波长和周期,选项A可能正确。$$b$$质点在平衡位置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需结合波形图,选项B可能正确。$$t=2s$$时$$a$$质点的位置和运动方向需根据振动方程判断,选项C可能正确。$$t=6s$$时的波形需计算传播距离,选项D可能正确。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