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8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B.只能从物体本身寻找决定惯性大小的因素,惯性与物体外部因素无关。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线,合力为零。
D.力是矢量,它的合成与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4、['参考系', '坐标系、位置坐标及坐标变化量']正确率60.0%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竖直向下抛出,被地面弹回后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m}}$$处,选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
B
A.$$2 m, ~-2 m, ~-1 m$$
B.$$- 2 m, ~ 2 m, ~ 1 m$$
C.$$4 m, ~ 0 m, ~ 1 m$$
D.$$- 2 m, ~ 0 m, ~-1 m$$
6、['平均速率、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质点', '参考系', '坐标系、位置坐标及坐标变化量', '位移、路程的有关概念']正确率60.0%以下关于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宏观物体(如皮球)不能看成质点,微观物体(如原子)可以看成质点
B.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C.平均速度就是各个时刻速度大小的平均值
D.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同一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均有可能不等
7、['参考系', '坐标系、位置坐标及坐标变化量']正确率60.0%$${《}$$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重温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文中的$${{“}}$$青山相对出$${{”}}$$选择的参考系是$${{(}{)}}$$
B
A.青山
B.孤帆
C.河岸
D.太阳
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坐标系、位置坐标及坐标变化量']正确率40.0%一个物体$${{t}{=}{0}}$$时刻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沿$${{+}{x}}$$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与坐标的关系为$${{v}{=}{\sqrt {{6}{x}}}}$$$$( \, m / s )$$,则$${{2}{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为()
B
A.$${{3}{m}}$$
B.$${{6}}$$$${{m}}$$
C.$${{9}}$$$${{m}}$$
D.$${{1}{2}}$$$${{m}}$$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正确,坐标系是定量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工具。
B 正确,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只与质量有关。
C 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等大反向共线,但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能求合力。
D 正确,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答案:C
4、坐标题解析:
坐标原点在抛出点正下方2m处,向下为正方向。
抛出点:在原点上方2m处,坐标 $$-2 m$$
落地点:在原点下方2m处,坐标 $$2 m$$
接住点:在原点上方1m处,坐标 $$-1 m$$
答案:B
6、运动说法判断:
A 错误,质点模型与物体大小无关,取决于研究问题。
B 错误,直线运动中只有单向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C 错误,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不是速度大小的平均值。
D 正确,参照物不同,速度和加速度都可能不同。
答案:D
7、参考系分析:
"青山相对出"描述青山在运动,说明观察者在运动。
观察者坐在孤帆上,以孤帆为参考系看到青山相对运动。
答案:B
9、运动学计算:
已知 $$v = \sqrt{6x}$$,由运动学公式 $$v^2 = 2ax$$ 得:
$$6x = 2ax$$,解得加速度 $$a = 3 m/s^2$$
物体从静止开始匀加速:$$x = \frac{1}{2}at^2$$
代入 $$t = 2 s$$:$$x = \frac{1}{2} \times 3 \times 4 = 6 m$$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