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svg异常
B
A.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都将静止
B.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速度为$$\frac{M} {M+m} v_{0}$$
C.小木块与木箱内壁将始终来回往复碰撞,而木箱一直向右运动
D.如果小木块与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对木箱静止,则二者将一起向左运动
2、['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 '判断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正确率60.0%svg异常
B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3、['动量定理的定量计算', '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 '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库仑力作用下的动力学问题']正确率40.0%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的带正电滑块$${{A}}$$、$${{B}}$$,电量分别为$${{3}{q}}$$和$${{q}}$$,质量分别为$${{3}{m}}$$和$${{m}}$$,$${{t}{=}{0}}$$时刻将二者由静止释放,到$${{t}_{0}}$$时刻时,$${{B}}$$滑块的速率为$${{v}}$$,则()
D
A.$${{t}_{0}}$$时刻二者库仑力大小之比为$${{1}{:}{3}}$$
B.$${{0}{∼}{{t}_{0}}}$$过程中,$${{A}}$$滑块受到的总冲量大小为$${{3}{m}{v}}$$
C.$${{0}{∼}{{t}_{0}}}$$过程中,$${{B}}$$两滑块的位移之比为$${{3}{:}{1}}$$
D.$${{0}{∼}{{t}_{0}}}$$过程中,滑块$${{B}}$$组成的系统电势能减少了$${\frac{2} {3}} m v^{2}$$
4、['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正确率60.0%$${{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已知$${{m}_{A}{>}{{m}_{B}}}$$,与两球相碰后,其中一球停止,则可以断定:
C
A.碰前$${{A}}$$球的动量大于$${{B}}$$球的动量
B.碰前$${{B}}$$球的动量大于$${{A}}$$球的动量
C.若碰后$${{A}}$$球的速度为零,则碰前$${{A}}$$球的动量大于$${{B}}$$球的动量
D.若碰后$${{B}}$$球的速度为零,则碰前$${{A}}$$球的动量大于$${{B}}$$球的动量
5、['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t}{=}{0}}$$至$$t=\frac{2 m v} {F}$$时间内,$${{A}{、}{B}}$$的总动量守恒
B.$$t=\frac{2 m v} {F}$$时,$${{A}}$$的动量为$${{2}{m}{v}}$$
C.$$t=\frac{2 m v} {F}$$至$$t=\frac{3 m v} {F}$$时间内,$${{A}{、}{B}}$$的总动量不守恒
D.$$t=\frac{4 m v} {F}$$时,$${{A}}$$的动量为$${{2}{m}{v}}$$
6、['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应用范围和推导', '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物体在到达斜面的最高位置时
B.物体从斜面上开始下滑时
C.物体与斜面速度相等时
D.物体与斜面开始分离时
7、['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正确率60.0%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A}}$$球的动量是$$5 k g \cdot m / s, ~ B$$球的动量为$$7 k g \cdot m / s. \ A$$追上$${{B}}$$发生正碰,碰后两球的动量可能为$${{(}{)}}$$
B
A.$$P_{A}^{\prime}=6 k g \cdot m / s, \, \, \, P_{B}^{\prime}=6 k g \cdot m / s$$
B.$$P_{A}^{\prime}=4 k g \cdot m / s, \, \, \, P_{B}^{\prime}=8 k g \cdot m / s$$
C.$$P_{A}^{\prime}=7 k g \cdot m / s, \, \, \, P_{B}^{\prime}=5 k g \cdot m / s$$
D.$$P_{A}^{\prime}=5 k g \cdot m / s, \, \, \, P_{B}^{\prime}=1 7 k g \cdot m / s$$
8、['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正确率40.0%质量为$${{2}{k}{g}}$$的小车以$${{2}{m}{/}{s}}$$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右运动,若将质量为$$0. 5 k g$$的砂袋以$${{3}{m}{/}{s}}$$的水平速度迎面扔上小车,则砂袋与小车一起运动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
A.$$1. 0 m / s$$,向右
B.$$1. 0 m / s$$,向左
C.$$2. 2 m / s$$,向右
D.$$2. 2 m / s$$,向左
9、['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 '人船模型']正确率40.0%人和气球离地高为$${{h}}$$,恰好悬浮在空中,气球质量为$${{M}}$$,人的质量为$${{m}{.}}$$人要从气球下拴着的软绳上安全到达地面,软绳的长度至少为()
D
A.$$\frac{M h} {m+M}$$
B.$$\frac{m h} {m+M}$$
C.$$\frac{( M+m ) h} {m}$$
D.$$\frac{( M+m ) h} {M}$$
10、['能级及能级跃迁', '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 '能量子表达式、概念理解及简单计算', '热辐射 黑体与黑体辐射', '光子动量及其公式', '光子说及光子能量表达式']正确率40.0%紫外线光子的动量为$$\frac{h v} {c}.$$一个静止的$${{O}_{3}}$$吸收了一个紫外线光子后$${{(}{)}}$$
B
A.仍然静止
B.沿着光子原来运动的方向运动
C.沿光子运动相反方向运动
D.可能向任何方向运动
1. 解析:
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分析:
设小木块质量$$m$$,木箱质量$$M$$,初速度$$v_0$$。碰撞后二者共同速度$$v$$。
动量守恒:$$mv_0 = (M + m)v$$,解得$$v = \frac{M}{M + m}v_0$$。
若碰撞后相对静止,系统动能损失转化为内能,最终一起运动,选项B正确。
其他选项分析:
A. 若碰撞弹性,可能持续碰撞,但最终因摩擦会静止,但题目未说明摩擦条件。
C. 无持续能量补充,不可能始终往复碰撞。
D. 若一起向左运动,违反动量守恒。
答案:B
2. 解析:
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碰撞过程中可能有机械能损失(非弹性碰撞),故机械能不守恒。
答案:B
3. 解析:
库仑力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比例$$1:1$$,A错误。
动量守恒:$$3mv_A + mv = 0$$,$$A$$受冲量$$3mv_A = -mv$$,大小为$$mv$$,B错误。
位移与速度成正比,$$x_A : x_B = v_A : v = 1:3$$,C错误。
电势能减少量转化为动能:$$\Delta E = \frac{1}{2} \cdot 3m v_A^2 + \frac{1}{2}mv^2 = \frac{2}{3}mv^2$$,D正确。
答案:D
4. 解析:
动量守恒:$$p_A + p_B = p_{\text{final}}$$。若一球停止,另一球动量等于总动量。
C. 若$$A$$停止,$$p_A > p_B$$(因$$B$$反向运动)。
D. 若$$B$$停止,$$p_A > p_B$$($$A$$继续运动)。
答案:C、D
5. 解析:
系统受外力$$F$$,总动量不守恒,A错误。
$$A$$动量变化由冲量决定:$$p_A = Ft$$,$$t = \frac{2mv}{F}$$时$$p_A = 2mv$$,B正确。
任何时段外力存在,总动量均不守恒,C错误。
$$t = \frac{4mv}{F}$$时$$p_A = 4mv$$,D错误。
答案:B
6. 解析:
物体与斜面分离时,相互作用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
答案:D
7. 解析:
动量守恒验证:
A. $$5 + 7 = 6 + 6$$,成立。
B. $$5 + 7 = 4 + 8$$,成立。
C. $$5 + 7 = 7 + 5$$,成立。
D. $$5 + 7 \neq 5 + 17$$,违反。
能量条件验证($$E_k \leq E_k'$$):
A. $$\frac{25}{2m_A} + \frac{49}{2m_B} \geq \frac{36}{2m_A} + \frac{36}{2m_B}$$,需$$m_A \geq m_B$$。
B. $$\frac{25}{2m_A} + \frac{49}{2m_B} \geq \frac{16}{2m_A} + \frac{64}{2m_B}$$,需$$m_A \leq m_B$$。
C. 动能不变,完全弹性碰撞。
答案:A、B、C
8. 解析:
动量守恒:$$2 \times 2 + 0.5 \times (-3) = (2 + 0.5)v$$,解得$$v = 1 \, \text{m/s}$$,方向向右。
答案:A
9. 解析:
人下滑时气球上升,动量守恒:$$m v_{\text{人}} = M v_{\text{气球}}$$。
相对速度$$v_{\text{人}} + v_{\text{气球}}$$,绳长$$L = \frac{h}{v_{\text{人}}} (v_{\text{人}} + v_{\text{气球}}) = \frac{(M + m)h}{M}$$。
答案:D
10. 解析:
光子动量$$p = \frac{h\nu}{c}$$,被吸收后$$O_3$$获得相同动量,沿光子原方向运动。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