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力学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应用范围和推导-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湖北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2.00000000000001%

2025-08-28
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应用范围和推导-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湖北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2.00000000000001%
1、['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应用范围和推导', '冲量、动量和动能的区别及联系', '利用动量定理求解其他问题']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B.$${{m}}$$和$${{M}}$$动量变化量的大小相等

C.$${{m}}$$对$${{M}}$$的作用力的冲量等于斜面$${{M}}$$的动量变化量

D.$${{m}}$$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的冲量等于$${{m}}$$的动量变化量

2、['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应用范围和推导', '人船模型']

正确率60.0%宇宙飞船在太空航行,宇航员需要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去执行维修或安装任务,由于失重,宇航员容易脱离飞船遭受生命危险。某次两位宇航员在舱外安装深度探测太空的仪器,其中甲不慎脱离飞船$${{“}}$$静止漂浮$${{”}}$$在太空中,距离飞船安全区$${{s}}$$,处在安全区边界的质量为$${{M}}$$的乙宇航员发现后,立即抛出质量为$${{m}}$$的救生环,救生环与轻绳拴接。已知轻绳的另一端与乙宇航员紧紧相连,在抛出安全环的过程中乙宇航员处于$${{“}}$$漂浮$${{”}}$$状态且始终在安全区范围内。则要保证甲宇航员能接到安全环,轻绳长度至少是$${{(}{)}}$$

A

A.$$\frac{M+m} {M} s$$

B.$$\frac{M-m} {M} s$$

C.$$\frac{M} {M-m} s$$

D.$$\frac{M+m} {M-m} s$$

3、['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应用范围和推导', '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临界状态和极值问题', '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瞬时突变问题']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由于有摩擦力,所以系统动量一定不守恒

B.当$${\frac{\mu_{1}} {\mu_{2}}}={\frac{m_{2}} {m_{1}}}$$时,弹开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C.$${{m}_{1}}$$和$${{m}_{2}}$$在刚脱离弹簧时的速度最大

D.在刚烧断细线的瞬间,$${{m}_{1}}$$和$${{m}_{2}}$$的加速度一定最大

4、['碰撞', '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应用范围和推导']

正确率40.0%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的$${{A}{、}{B}}$$两小球发生正碰后一起沿$${{A}}$$原来的速度方向运动,这说明原来(

C

A.$${{A}}$$球的质量一定大于$${{B}}$$球的质量

B.$${{A}}$$球的速度一定大于$${{B}}$$球的速度

C.$${{A}}$$球的动量一定大于$${{B}}$$球的动量

D.$${{A}}$$球的动能一定大于$${{B}}$$球的动能

5、['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应用范围和推导', '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两小球带电的电性一定相反

B.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为$${{2}}$$∶$${{1}}$$

C.$${{t}_{2}}$$时刻,乙球的电势能最大

D.在$${{0}{∼}{{t}_{3}}}$$时间内,甲的动能一直增大,乙的动能一直减小

6、['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应用范围和推导']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m h / ( M+m )$$

B.$$M h / ( M+m )$$

C.$$m h / [ ( M+m ) \operatorname{t a n} \alpha]$$

D.$$M h / [ ( M+m ) \operatorname{t a n} \alpha]$$

7、['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应用范围和推导']

正确率60.0%下列关于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D

A.满足系统动量守恒则这个系统机械能就不守恒

B.只要系统中有一个物体具有加速度,系统的动量就不守恒

C.只要系统所受的合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系统的动量就守恒

D.动量守恒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任何时刻动量之和都是一样的

8、['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应用范围和推导']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

A.$${{v}_{0}}$$

B.$${{v}_{0}{−}{{v}_{1}}}$$

C.$$\frac{M+m} {M} v_{0}$$

D.$$\frac{M-m} {M} v_{0}$$

9、['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应用范围和推导']

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只要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的总动量始终为零

B.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动量不守恒

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总动量向右

D.无论怎样放开两手,系统的总动能一定不为零

10、['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应用范围和推导']

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1}{:}{1}}$$

B.$${{1}{:}{2}}$$

C.$${{1}{:}{3}}$$

D.$${{1}{:}{4}}$$

1. 题目分析:质量为 $$m$$ 的物体沿斜面下滑,斜面质量为 $$M$$,地面光滑。选项判断:

A. 系统机械能守恒(无摩擦),但动量不守恒(竖直方向有外力)

B. 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因此 $$m$$ 和 $$M$$ 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m$$ 对 $$M$$ 的作用力冲量等于 $$M$$ 的动量变化量(牛顿第三定律)

D. $$m$$ 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合外力冲量(支持力、重力),但支持力冲量不等于重力和支持力冲量和

答案:B、C

2. 宇航员抛出救生环问题:乙(质量 $$M$$)抛出救生环(质量 $$m$$),甲静止。系统动量守恒:

抛出后乙速度 $$v_b$$,环速度 $$v_r$$,有 $$0 = M v_b + m v_r$$。

甲接到环时,环相对乙运动距离为绳长 $$L$$,时间 $$t = \frac{L}{v_r + v_b}$$(相对速度)。

甲移动距离 $$s = v_r t$$,代入得 $$s = v_r \frac{L}{v_r + v_b}$$。

由动量守恒 $$v_b = -\frac{m}{M} v_r$$,代入得 $$s = \frac{v_r L}{v_r - \frac{m}{M} v_r} = \frac{L}{1 - \frac{m}{M}} = \frac{M L}{M - m}$$。

因此 $$L = \frac{M - m}{M} s$$,对应选项B。

答案:B

3. 两物体通过弹簧连接,有摩擦力,选项判断:

A. 摩擦力为内力时系统动量可能守恒

B. 当 $$\frac{\mu_1}{\mu_2} = \frac{m_2}{m_1}$$ 时,摩擦力比例满足,系统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C. 刚脱离弹簧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

D. 烧断细线瞬间加速度可能最大(弹簧力最大)

答案:B、C、D

4. A、B两球正碰后一起沿A原方向运动,说明:

A. A质量大于B(否则会反弹)

B. A速度不一定大于B(质量差异主导)

C. A动量大于B(碰撞后同向运动)

D. A动能不一定大于B(例如质量大速度小)

答案:A、C

5. 带电小球相互作用图像分析:

A. 电性一定相反(相互吸引)

B. 质量比需通过动量守恒计算,不一定是2:1

C. $$t_2$$时刻乙速度为零,电势能最大

D. 甲的动能可能先增后减,乙的动能先减后增

答案:A、C

6. 物体从斜面滑下,斜面后退距离:

系统水平动量守恒,$$m$$水平位移 $$s_m$$,$$M$$水平位移 $$s_M$$,有 $$m s_m = M s_M$$。

$$m$$相对斜面位移水平分量 $$s_m + s_M = \frac{h}{\tan \alpha}$$。

解得 $$s_M = \frac{m}{M + m} \cdot \frac{h}{\tan \alpha}$$,对应选项C。

答案:C

7. 动量守恒定律理解:

A. 错误(例如弹性碰撞动量守恒且机械能守恒)

B. 错误(系统内力可产生加速度,动量仍可守恒)

C. 错误(合外力功为零不一定动量守恒,如匀速圆周运动)

D. 正确(动量守恒定义)

答案:D

8. 人跳车问题:原共同速度 $$v_0$$,人相对车速度 $$v_1$$,车质量 $$M$$,人质量 $$m$$。

系统动量守恒:$$(M + m) v_0 = M v + m (v + v_1)$$。

解得 $$v = v_0 - \frac{m}{M} v_1$$,选项B正确($$v_1$$方向需确定,通常 $$v_0 - v_1$$ 表示)。

答案:B

9. 两人站冰面上推手问题:

A. 正确(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 错误(动量守恒,因无外力)

C. 错误(总动量仍为零)

D. 错误(可能同时放开,动能为零)

答案:A

10. 弹性碰撞质量比问题:

A球撞静止B球,A停止,B以A原速度运动,则质量比 $$m_A : m_B = 1:1$$。

答案:A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