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连同身上所有物品质量为$${{M}}$$的人正在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_{0}}$$在向前滑行,某时刻向后以速度大小为$${{v}_{1}}$$商品抛出一携带的物品,抛完后人的速度大小$${{v}_{2}}$$,则抛出物品的质量$${{m}}$$为()
C
A.$$m=\frac{v_{2}-v_{1}} {v_{1}} M$$
B.$$m=\frac{v_{2}} {v_{1}+v_{2}} M$$
C.$$m=\frac{v_{2}-v_{0}} {v_{1}+v_{2}} M$$
D.$$m=\frac{v_{2}-v_{0}} {v_{2}-v_{1}} M$$
2、['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应用范围和推导', '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正确率40.0%质量为$${{M}}$$的快艇携带一颗质量为$${{m}}$$的鱼雷,两者一起以速度$${{v}}$$向前运动.快艇沿前进方向发射鱼雷后,速度减为原来的$$\frac{1} {3},$$不计水的阻力,则鱼雷的发射速度为$${{(}{)}}$$
A
A.$$\frac{2 M+3 m} {3 m} v$$
B.$$\frac{2 M} {3 m} v$$
C.$$\frac{4 M-m} {3 m} v$$
D.$$\frac{4 M} {3 m} v$$
3、['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应用范围和推导', '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物体在到达斜面的最高位置时
B.物体从斜面上开始下滑时
C.物体与斜面速度相等时
D.物体与斜面开始分离时
4、['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应用范围和推导', '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正确率40.0%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的两个小球发生正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碰撞之前,被碰小球的动量一定比另一小球的动量小
B.碰撞前后,被碰小球的速度一定变大
C.碰撞前后,两小球的动量变化量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碰撞前后,被碰小球的动量一定变大
5、['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正确率60.0%甲乙两船自身质量均为$$1 0 0 k g$$,都静止在静水中,当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从甲船跳上乙船后,不计水阻力,甲$${、}$$乙两船速度大小之比$$v_{\oplus} \, \colon\, v_{\mathbb{Z}} \, ( \textsubscript{\Lambda} )$$
B
A.$${{1}{:}{1}}$$
B.$${{8}{:}{5}}$$
C.$${{5}{:}{3}}$$
D.$${{1}{0}{:}{3}}$$
6、['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 '完全非弹性碰撞']正确率40.0%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在轨运行$${{5}}$$个多月,到$${{2}{0}{1}{7}}$$年$${{9}}$$月$${{1}{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顺利完成了最后一次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第三次对接)。对接时,飞船从空间实验室后方拉近与空间实验室的距离,以比空间实验室稍大的速度追上实验室进行对接,形成组合体。整个任务过程,飞船与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三次对接和三次分离。若对接和分离都是在无动力状态下进行,且空间实验室在前飞船在后,忽略稀薄空气的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对接和分离都会使飞船动量增大
B.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对接时船$${、}$$室总动能减小,分离时船$${、}$$室总动能不变
C.对接后空间实验室在原轨道上运动,分离后空间实验室轨道会略有升高
D.对接和分离都会使空间实验室机械能增大
7、['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正确率60.0%把一支枪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枪发射出一颗子弹,对于此发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枪和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车$${、}$$枪和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车$${、}$$枪和子弹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8、['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 '反冲与爆炸']正确率60.0%一人静止于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欲向前运动,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D
A.向后踢腿
B.手臂向后甩
C.在冰面上滚动
D.脱下外衣向后水平抛出
9、['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 '能量守恒定律']正确率40.0%质量相等的$${{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速度$$v_{A}=9 m / s, ~ B$$球的速度$$v_{B}=3 m / s$$。当$${{A}}$$追上$${{B}}$$时发生对心碰撞,则碰后$${{A}{、}{B}}$$两球的速度可能值是
D
A.$$v_{A}^{\prime}=1 0 m / s, \, \, \, v_{B}^{\prime}=2 m / s$$
B.$$v_{A}^{\prime}=6 m / s, \, \, v_{B}^{\prime}=4 m / s$$
C.$$v_{A}^{\prime}=-6 m / s, \, \, v_{B}^{\prime}=1 8 m / s$$
D.$$v_{A}^{\prime}=4 m / s, \, \, v_{B}^{\prime}=8 m / s$$
10、['动量守恒-系统受到外力矢量和为0', '判断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1. 根据动量守恒,初始总动量 $$M v_0$$ 等于抛出后人与物品的总动量。设抛出后人的速度为 $$v_2$$(方向向前),物品速度为 $$-v_1$$(方向向后),则:
$$M v_0 = (M - m) v_2 + m (-v_1)$$
整理得:$$M v_0 = (M - m) v_2 - m v_1$$
解方程:$$M v_0 = M v_2 - m v_2 - m v_1$$
$$m v_2 + m v_1 = M v_2 - M v_0$$
$$m (v_2 + v_1) = M (v_2 - v_0)$$
因此:$$m = \frac{{v_2 - v_0}}{{v_1 + v_2}} M$$
对应选项C。
2. 发射前总动量:$$(M + m) v$$
发射后快艇速度变为 $$\frac{{1}}{{3}} v$$,设鱼雷发射速度为 $$v_t$$,则:
$$(M + m) v = M \cdot \frac{{1}}{{3}} v + m v_t$$
整理得:$$m v_t = (M + m) v - \frac{{M}}{{3}} v$$
$$m v_t = \frac{{3M + 3m - M}}{{3}} v = \frac{{2M + 3m}}{{3}} v$$
因此:$$v_t = \frac{{2M + 3m}}{{3m}} v$$
对应选项A。
3. 题目描述不完整,无法解析。
4. 分析选项:
A错误,被碰小球动量可能更大;
B错误,若碰撞为完全非弹性,速度可能变小;
C正确,由动量守恒,系统总动量不变,两球动量变化量等大反向;
D错误,被碰小球动量可能减小。
正确答案为C。
5. 人从甲船跳向乙船过程,系统水平动量守恒。初始总动量为0。
设人跳离甲船时速度为 $$v$$,则甲船获得反向速度 $$v_{甲}$$:
$$0 = 100 v_{甲} + 60 v$$,得 $$v_{甲} = -\frac{{3}}{{5}} v$$
人落到乙船后,与乙船共同速度 $$v_{乙}$$:
$$60 v = (100 + 60) v_{乙}$$,得 $$v_{乙} = \frac{{3}}{{8}} v$$
速度大小之比:$$\left| v_{甲} \right| : v_{乙} = \frac{{3}}{{5}} v : \frac{{3}}{{8}} v = \frac{{3}}{{5}} \times \frac{{8}}{{3}} = \frac{{8}}{{5}}$$
即8:5,对应选项B。
6. 分析无动力对接与分离:
A错误,对接时飞船动量可能减小;
B正确,对接时非弹性碰撞使总动能减小,分离时内力做功总动能不变;
C错误,对接后组合体轨道可能变化,但题目未明确;
D错误,机械能可能变化。
最准确为B。
7. 枪、车、子弹系统受合外力为零(光滑水平面),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火药化学能转化)。正确选项为C。
8. 人欲向前运动需获得向前动量,由动量守恒,需向后抛出物体。D选项脱下外衣向后水平抛出可行。
9. 碰撞需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不增(动能不增加)。
初始动量:$$9m + 3m = 12m$$
初始动能:$$\frac{{1}}{{2}} m (81 + 9) = 45m$$
检验选项:
A:动量 $$10m + 2m = 12m$$,动能 $$\frac{{1}}{{2}} m (100 + 4) = 52m > 45m$$,错误;
B:动量 $$6m + 4m = 10m \neq 12m$$,错误;
C:动量 $$-6m + 18m = 12m$$,动能 $$\frac{{1}}{{2}} m (36 + 324) = 180m > 45m$$,错误;
D:动量 $$4m + 8m = 12m$$,动能 $$\frac{{1}}{{2}} m (16 + 64) = 40m < 45m$$,正确。
答案为D。
10. 题目描述不完整,无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