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缓慢上拉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W_{F}=F L \operatorname{s i n}$$$${{θ}}$$
B.缓慢上拉过程中小猴子重力势能增加$${{m}{g}{L}{{c}{o}{s}}}$$$${{θ}}$$
C.小猴子再次回到最低点时重力的功率为零
D.由静止释放到最低点小猴子重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正确率60.0%一个质量$$m=2. 0 k g$$的物体自由下落,重力加速度取$$1 0 m / s^{2}$$,则第$${{2}{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是$${{(}{)}}$$
B
A.$${{4}{0}{0}}$$$${{W}}$$
B.$${{3}{0}{0}{W}}$$
C.$${{2}{0}{0}}$$$${{W}}$$
D.$${{1}{0}{0}}$$$${{W}}$$
3、['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机车启动问题', '功的定义、计算式和物理意义']正确率40.0%质量为$$2 \times1 0^{3} \, k g$$,发动机额定功率为$${{8}{0}{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恒为$${{4}{×}{{1}{0}^{3}}}$$$${{N}}$$,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
C
A.汽车的最大动能是$${{4}{×}{{1}{0}^{5}}{J}}$$
B.汽车以加速度$${{2}{m}{/}{{s}^{2}}}$$匀加速启动,启动后第$${{2}}$$秒末时发动机实际功率是$${{3}{2}{k}{W}}$$
C.汽车以加速度$${{2}{m}{/}{{s}^{2}}}$$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中,达到最大速度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4}{×}{{1}{0}^{5}}{J}}$$
D.若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则当汽车速度为$${{5}{m}{/}{s}}$$时,其加速度为$${{6}{m}{/}{{s}^{2}}}$$
4、['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正确率60.0%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根据$$P=\frac{W} {t}$$可知,机械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B.根据$${{P}{=}{F}{v}}$$可知,汽车的牵引力一定与其速度成反比
C.根据$$P=\frac{W} {t}$$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内所做的功,就可知任意时刻的功率
D.根据$${{P}{=}{F}{v}}$$可知,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发动机的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
5、['动量定理的定量计算', '冲量的计算',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的功']正确率40.0%质量为$${{5}{k}{g}}$$的铅球从距沙坑某一高度无初速度释放,下落$${{0}{.}{8}{s}}$$后接触沙坑,再经过$${{0}{.}{2}{s}}$$停止了下降,在该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取$$g=1 0 m / 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克服沙坑阻力做功$${{1}{6}{0}{J}}$$
B.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1}{6}{0}{W}}$$
C.重力的冲量为零
D.沙坑对铅球的平均阻力为铅球重力的$${{5}}$$倍
6、['平抛运动基本规律及推论的应用',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
A.$$3 0 0 \, W \, 4 5 0 \; J$$
B.$$4 0 0 \, W \, 1 5 0 \, J$$
C.$$5 0 0 \, W \, 4 5 0 \; J$$
D.$$7 0 0 \ W \ 0$$
7、['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功能关系的应用',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功的定义、计算式和物理意义']正确率40.0%某人的手用恒定拉力将质量$${{1}{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提升到$${{l}{m}}$$的高度,这时物体的速度达到$${{2}{m}{/}{s}}$$.取$$g=1 0 m / 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手对物体做的功是$${{1}{0}{J}}$$
B.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1}{0}{J}}$$
C.手对物体做的功是$${{2}{J}}$$
D.这时拉力的即时功率为$${{2}{4}{W}}$$
8、['受力分析',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功能关系的应用', '向心力', '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小车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外力为零
B.小车受到的牵引力逐渐增大
C.小车受到的牵引力对小车做的功一定大于小车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D.小车重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9、['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概念和性质', '曲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 '曲线运动的概念和性质', '机械能与曲线运动结合问题',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正确率8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曲线运动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B.两个互成角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机械能一定守恒
D.由$$P=\frac{W} {t}$$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10、['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正确率0.0%svg异常,非svg图片
C
A.外力做的功为$${{2}{8}{J}}$$
B.物体的运动时间为$${{5}{s}}$$
C.外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5}{.}{7}{W}}$$
D.物体运动到$${{x}{=}{5}{m}}$$处时,外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2}{5}{W}}$$
1. 题目分析:缓慢上拉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W_{F}=F L \sin \theta$$,重力势能增加$$\Delta E_{p}=m g L (1-\cos \theta)$$,选项B错误;最低点速度为零,重力的功率为零,选项C正确;由静止释放到最低点,速度从零增大,重力功率先增大后减小,选项D错误。
答案:C
2. 第2秒内位移:$$h=\frac{1}{2} g t_{2}^{2}-\frac{1}{2} g t_{1}^{2}=\frac{1}{2} \times 10 \times 4-\frac{1}{2} \times 10 \times 1=15 m$$,重力做功:$$W=m g h=2 \times 10 \times 15=300 J$$,平均功率:$$P=\frac{W}{t}=\frac{300}{1}=300 W$$。
答案:B
3. 最大速度时$$P=F v_{m}=f v_{m}$$,$$v_{m}=\frac{P}{f}=\frac{80000}{4000}=20 m/s$$,最大动能:$$E_{k}=\frac{1}{2} m v_{m}^{2}=\frac{1}{2} \times 2000 \times 400=4 \times 10^{5} J$$,选项A正确;匀加速启动:$$F-f=m a$$,$$F=4000+2000 \times 2=8000 N$$,第2秒末速度:$$v=a t=2 \times 2=4 m/s$$,实际功率:$$P=F v=8000 \times 4=32000 W=32 kW$$,选项B正确;达到最大速度时位移:$$s=\frac{v_{m}^{2}}{2 a}=\frac{400}{4}=100 m$$,摩擦力做功:$$W_{f}=f s=4000 \times 100=4 \times 10^{5} J$$,选项C正确;额定功率启动时,$$P=F v$$,$$F=\frac{P}{v}=\frac{80000}{5}=16000 N$$,加速度:$$a=\frac{F-f}{m}=\frac{16000-4000}{2000}=6 m/s^{2}$$,选项D正确。
答案:无错误选项(原题要求选不正确,但所有选项均正确)
4. 功率定义:$$P=\frac{W}{t}$$是平均功率,选项A错误;$$P=F v$$中,当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P=\frac{W}{t}$$只能求平均功率,选项C错误。
答案:D
5. 下落高度:$$h=\frac{1}{2} g t^{2}=\frac{1}{2} \times 10 \times 0.64=3.2 m$$,重力做功:$$W_{G}=m g h=5 \times 10 \times 3.2=160 J$$,由动能定理,阻力做功:$$W_{f}=0-160=-160 J$$,克服阻力做功160 J,选项A正确;重力做功时间1.0 s,平均功率:$$P=\frac{160}{1.0}=160 W$$,选项B正确;重力的冲量:$$I_{G}=m g t=5 \times 10 \times 1.0=50 N \cdot s$$,不为零,选项C错误;平均阻力:由动量定理,$$(f-m g) \Delta t=0-m v$$,$$v=g t=8 m/s$$,$$f=m g+\frac{m v}{\Delta t}=50+\frac{5 \times 8}{0.2}=250 N$$,是重力的5倍,选项D正确。
答案:A、B、D
6. 题目信息不全,无法解析。
7. 由动能定理:$$W_{手}-m g h=\frac{1}{2} m v^{2}$$,$$W_{手}=1 \times 10 \times 1+\frac{1}{2} \times 1 \times 4=12 J$$,选项A、C错误;机械能增加:$$\Delta E=m g h+\frac{1}{2} m v^{2}=10+2=12 J$$,选项B错误;即时功率:$$P=F v$$,$$F=\frac{W_{手}}{h}=12 N$$(假设恒力),$$P=12 \times 2=24 W$$,选项D正确。
答案:D
8. 题目信息不全,无法解析。
9. 曲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可能不变(如平抛),选项A错误;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如共线),选项B正确;合外力做功为零,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如匀速圆周运动),选项C错误;$$P=\frac{W}{t}$$只能求平均功率,选项D错误。
答案:B
10. 题目信息不全,无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