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质量为$${{2}{{k}{g}}}$$的物体以$$1 0 ~ \mathrm{m / s}$$的初速度,从起点$${{A}}$$出发竖直向上抛出,在它上升到某一点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损失了$${{5}{0}{J}}$$,机械能损失了$${{1}{0}{J}}$$,设物体在上升、下降过程空气阻力大小恒定,重力加速度$$g=1 0 ~ \mathrm{m / s^{2}}$$,则该物体再落回到$${{A}}$$点时的动能为()
B
A.$${{4}{0}{J}}$$
B.$${{6}{0}{J}}$$
C.$${{8}{0}{J}}$$
D.$${{1}{0}{0}{J}}$$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功能关系的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正确率40.0%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匀加速上升,在$${{t}_{0}}$$时刻撤去恒力$${{F}}$$,空气阻力不计,则物体机械能$${{E}}$$随时间$${{t}}$$变化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D
A.svg异常
B.svg异常
C.svg异常
D.svg异常
3、['功能关系的应用',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及条件', '加速度的有关概念', '功的定义、计算式和物理意义']正确率40.0%svg异常
A
A.从地面跃起过程中,地面对他所做的功为$${{0}}$$
B.从地面跃起过程中,地面对他所做的功为$${\frac{1} {2}} m v^{2}+m g h$$
C.从下蹲到离开地面上升过程中,他的机械能守恒
D.离开地面后,他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在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4、['受力分析', '功能关系的应用', '判断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 '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 '弹簧类机械能转化问题']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水平外力做的功为$$2 \mu m g l$$
B.$${{B}}$$与$${{A}}$$分离时,弹簧正处于原长位置
C.$${{B}}$$与$${{A}}$$分离后,$${{A}}$$滑块机械能守恒
D.$${{B}}$$与$${{A}}$$分离,$${{A}}$$仍能运动到$${{P}}$$点
5、['功能关系的应用', '能量守恒定律']正确率40.0%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电动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电流通过电阻丝,使电能转化为内能
C.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1}{0}{J}}$$的功就有$${{1}{0}{J}}$$的能量发生转化
D.举重运动员把重物举起来,体内的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重力势能
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功能关系的应用', '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正确率60.0%svg异常
B
A.黄珊汕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B.黄珊汕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C.黄珊汕的动能始终减小
D.蹦床的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减少
7、['功能关系的应用', '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正确率40.0%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动能减少了$${{5}{0}{J}}$$,机械能减少了$${{5}{J}}$$。设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当小球返回到原抛出点时具有的动能为()
C
A.$${{5}{0}{J}}$$
B.$${{4}{5}{J}}$$
C.$${{4}{0}{J}}$$
D.$${{3}{5}{J}}$$
8、['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和中间时刻速度公式', '功能关系的应用', '动摩擦因数', '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正确率60.0%svg异常
C
A.$${{A}{、}{B}}$$材料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B.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P}}$$点速度大小相等
C.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底端速度大小相等
D.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底端的过程中机械能损失不相等
9、['功能关系的应用', '功的定义、计算式和物理意义']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可以用一个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多少来度量在这个过程中做了多少功
B.我们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度量在做功过程中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C.机械做功,只起到传递能量,实现能量转化的作用,机械本身不会产生能量
D.通过做功,可以产生能量
10、['机械能守恒定律', '运动图像', '功能关系的应用']正确率80.0%svg异常
D
A.$$5 s \sim1 0 s$$,人的机械能守恒
B.$$1 0 s \sim1 5 s$$,人的机械能在减少
C.$${{0}{~}{5}{s}}$$和$$1 0 s \sim1 5 s$$,台秤面对人的支持力做功相等
D.$${{0}{~}{5}{s}}$$人的机械能增加量小于$$5 s \sim1 0 s$$人的机械能增加量
1. 解析:
物体上升过程中动能损失 $$50 \text{J}$$,机械能损失 $$10 \text{J}$$,说明重力势能增加 $$40 \text{J}$$($$50 \text{J} - 10 \text{J}$$)。设上升高度为 $$h$$,则 $$mgh = 40 \text{J}$$,解得 $$h = 2 \text{m}$$。
空气阻力做功为 $$-10 \text{J}$$,阻力大小 $$f = \frac{10}{2} = 5 \text{N}$$。上升过程总机械能损失 $$10 \text{J}$$,下降过程同样损失 $$10 \text{J}$$,故全程机械能损失 $$20 \text{J}$$。
初动能 $$E_k = \frac{1}{2}mv^2 = 100 \text{J}$$,落回 $$A$$ 点时动能为 $$100 \text{J} - 20 \text{J} = 80 \text{J}$$。答案为 C。
2. 解析:
物体在拉力作用下匀加速上升,机械能 $$E$$ 随 $$t$$ 增加而线性增加(拉力做功)。撤去拉力后,物体减速上升至最高点再下滑,机械能减少(摩擦力做功)。正确图像应为先线性增加后非线性减少,选项 B 符合。
3. 解析:
地面对人无位移,不做功(A 正确,B 错误)。从下蹲到跃起过程中,人体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不守恒(C 错误)。上升时加速度向下为失重,下落时加速度向下也为失重(D 错误)。答案为 A。
4. 解析:
$$B$$ 与 $$A$$ 分离时加速度为零,弹簧弹力为零(处于原长),B 正确。分离后 $$A$$ 受摩擦力,机械能不守恒(C 错误)。水平外力做功需克服摩擦力,但选项 $$2\mu mgl$$ 无依据(A 错误)。$$A$$ 能否到 $$P$$ 点取决于能量,题目未明确条件(D 不确定)。答案为 B。
5. 解析:
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A 错误,符合题意)。电阻丝将电能转化为内能(B 正确)。做功与能量转化数值相等(C 正确)。举重时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 正确)。答案为 A。
6. 解析:
重力势能变化与零势能面选取无关(A 错误)。下落过程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 正确)。触网后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 错误)。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D 错误)。答案为 B。
7. 解析:
动能减少 $$50 \text{J}$$ 中,$$45 \text{J}$$ 转化为重力势能,$$5 \text{J}$$ 为机械能损失(空气阻力做功)。上升高度 $$h = \frac{45}{mg} = 2.25 \text{m}$$,阻力 $$f = \frac{5}{2.25} \approx 2.22 \text{N}$$。下落过程机械能再损失 $$5 \text{J}$$,返回答抛出点动能为 $$50 \text{J} - 10 \text{J} = 40 \text{J}$$。答案为 C。
8. 解析:
两次滑动加速度相同($$\mu g \cos \theta$$),但 $$P$$ 点速度不同(B 错误)。底端速度相同(高度相同,C 正确)。机械能损失均为 $$\mu mg \cos \theta \cdot l$$(D 错误)。动摩擦因数相同(A 正确)。答案为 AC。
9. 解析: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A、B 正确)。机械不产生能量(C 正确)。做功不能产生能量(D 错误,符合题意)。答案为 D。
10. 解析:
$$5 \text{s} \sim 10 \text{s}$$ 人匀速上升,机械能增加(A 错误)。$$10 \text{s} \sim 15 \text{s}$$ 减速上升,机械能减少(B 正确)。$$0 \sim 5 \text{s}$$ 和 $$10 \text{s} \sim 15 \text{s}$$ 支持力做功不等(C 错误)。$$0 \sim 5 \text{s}$$ 机械能增加量小于 $$5 \text{s} \sim 10 \text{s}$$(D 正确)。答案为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