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None$$
D
A.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地球上所有物体的重力作用线彼此平行
B.当两粗糙物体之间的相对滑动停止后,两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变为零
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作用力
D.挂在绳上处于静止的物体,受到绳的拉力是由于绳的形变引起的
4、['动摩擦因数']正确率60.0%一个团队研究了新鲜果皮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其测试数据如下表:
材料 | 地面 $$None$$ 香蕉皮 | 地面 $$None$$ 苹果皮 | 地面 $$None$$ 柠檬皮 | 地面 $$None$$ 橘子皮 |
动摩擦因数 | $$None$$ | $$None$$ | $$None$$ | $$None$$ |
A
A.香蕉皮
B.苹果皮
C.柠檬皮
D.橘子皮
5、['动摩擦因数', '滑动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重力的概念']正确率60.0%关于重力和摩擦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重力就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C.由$$None$$可知,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
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动摩擦因数', '滑动摩擦力大小',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正确率40.0%一物块以某一初速度从倾角$$None$$的固定斜面底端上滑,到达最大高度处后又返回斜面底端。已知物块上滑时间是下滑时间的$$None$$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C
A.$$None$$
B.$$None$$
C.$$None$$
D.$$None$$
10、['动摩擦因数']正确率60.0%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None$$,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动摩擦因数$$None$$与摩擦力$$None$$成正比,$$None$$越大,$$None$$越大
B.动摩擦因数$$None$$与正压力$$None$$成反比,$$None$$越大,$$None$$越小
C.动摩擦因数$$None$$与摩擦力$$None$$成正比,与正压力$$None$$成反比
D.动摩擦因数$$None$$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情况及材料决定
第2题: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D。
A错误:重力方向指向地心,并非完全平行,地球表面不同位置的重力方向有微小夹角。
B错误:动摩擦因数是材料固有属性,与是否相对滑动无关,不会变为零。
C错误:非接触力(如万有引力、电磁力)不需要物体相互接触。
D正确:绳的拉力是由于绳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
第4题:依据表中数据,最容易致行人滑倒的是A.香蕉皮。
动摩擦因数越小,最大静摩擦力越小,越容易发生相对滑动。香蕉皮的动摩擦因数最小(表中数据未显示具体数值,但根据常识和题目暗示,香蕉皮最滑)。
第5题:关于重力和摩擦力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正确:重力定义和方向描述准确。
B正确:滑动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C错误:动摩擦因数$$μ$$由接触面材料决定,与$$f$$和$$N$$无关,公式$$μ = \frac{f}{N}$$是计算式而非决定式。
D正确:摩擦力总是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第7题: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C.$$μ = \frac{3}{5} \tan θ$$。
设上滑加速度为$$a_1$$,下滑加速度为$$a_2$$,上滑时间$$t_1 = k t_2$$($$k = \frac{1}{2}$$)。
上滑:$$a_1 = g \sin θ + μ g \cos θ$$
下滑:$$a_2 = g \sin θ - μ g \cos θ$$
位移相同:$$\frac{1}{2} a_1 t_1^2 = \frac{1}{2} a_2 t_2^2$$
代入$$t_1 = \frac{1}{2} t_2$$得:$$a_1 (\frac{1}{2} t_2)^2 = a_2 t_2^2$$ ⇒ $$\frac{a_1}{4} = a_2$$
即:$$g \sin θ + μ g \cos θ = 4 (g \sin θ - μ g \cos θ)$$
解得:$$μ = \frac{3}{5} \tan θ$$
第10题: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μ = \frac{f}{N}$$,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D。
A错误:$$μ$$与$$f$$无关,$$μ$$是材料属性。
B错误:$$μ$$与$$N$$无关,$$μ$$是常数。
C错误:同A和B,$$μ$$不由$$f$$和$$N$$决定。
D正确: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情况及材料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