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前$${{2}{2}{1}}$$年$${{)}}$$,我国杰出学者墨子认为:“力,刑之所以奋也$${{.}}$$”“刑”同“形”,即物体;“奋,动也”,即开始运动或运动加快,对墨子这句关于力和运动观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墨子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墨子认为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此观点与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
D.此观点与牛顿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
2、['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及理解']正确率40.0%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是()
B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停下来
B.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它的速度有可能为零
C.当物体受到的跟运动方向相同的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将逐渐减小
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恒定时,它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
3、['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及理解']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物体的质量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的质量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离心与向心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及理解']正确率60.0%svg异常
C
A.沿半径方向接近圆心
B.沿半径方向远离圆心
C.沿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由于惯性,物体继续作圆周运动
5、['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及理解']正确率60.0%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起跳时的位置
B.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C.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D.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6、['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及理解']正确率60.0%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B.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
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
7、['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及理解', '惯性及惯性现象']正确率60.0%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C
A.力停止作用后,运动的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才显示出惯性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D.速度大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所以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8、['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及理解', '惯性及惯性现象']正确率80.0%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及物体惯性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用实验直接验证获得的实验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体现的是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
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的惯性小
D.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这表明箭的速度减小了,惯性就减小了
9、['电阻定律', '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引力常量及其测定', '正负电荷 元电荷 比荷',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及理解']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富兰克林将自然界的电荷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
B.力是物体产生速度的原因
C.法拉第首先利用扭秤测出了引力常量
D.导体的电阻只与其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10、['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及理解', '惯性及惯性现象']正确率80.0%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
B.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C.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只在运动时才有惯性
1. 墨子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这与牛顿第二定律($$F=ma$$)一致。选项C提到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基本相同,这是错误的,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因此,选项C不正确。
2. 选项B正确: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可能处于瞬时速度为零的状态(如竖直上抛的最高点)。选项A错误(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选项C错误(合外力减小但方向相同,速度仍增大);选项D错误(合外力恒定时,运动状态会改变,如匀加速运动)。
3. 选项B正确: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选项A错误(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选项C和D错误(质量是惯性的量度,而非改变运动状态或产生加速度的直接原因)。
4. 题目不完整,但若物体失去向心力,根据惯性会沿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C)。
5. 选项C正确:加速车厢内,人跳起后因惯性保持原水平速度,而车厢加速前进,故落在起跳点后方。选项A错误(匀速或静止车厢内会落回原处);选项B错误(匀速运动无影响);选项D应为“落在起跳点前方”。
6. 选项B正确:力改变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选项A错误(物体可惯性运动);选项C错误(停止用力后物体可能继续运动);选项D错误(力不是维持静止或匀速的原因)。
7. 选项C正确:运动状态改变必受外力(牛顿第一定律)。选项A错误(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可能匀速运动);选项B错误(惯性始终存在);选项D错误(惯性与速度无关)。
8. 选项B正确:牛顿第一定律通过理想实验推导。选项A错误(非实验直接验证);选项C和D错误(惯性仅与质量有关,与重力或速度无关)。
9. 选项A正确:富兰克林命名正负电荷。选项B错误(力改变速度而非产生速度);选项C错误(卡文迪许测引力常量);选项D错误(电阻还取决于材料等)。
10. 选项B正确: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选项A错误(非实验直接得出);选项C和D错误(惯性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或运动状态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