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力学受力分析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运用-受力分析知识点回顾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西藏自治区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2.0%

2025-07-07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运用-受力分析知识点回顾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西藏自治区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2.0%
1、['库仑定律计算及其简单应用',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运用']

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两小球带异种电荷

B.$${{q}_{1}{>}{{q}_{2}}}$$

C.小球$${{A}}$$受到的库仑力为$${{m}{g}{{s}{i}{n}}{θ}}$$

D.小球$${{A}}$$、$${{B}}$$间的距离为$$\sqrt{\frac{k q_{1} q_{2}} {m g \mathrm{t a n} \theta}}$$

2、['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运用']

正确率60.0%svg异常

A

A.$${{1}}$$∶$$\operatorname{c o s}^{2} \theta$$

B.$${{1}}$$∶$${{c}{o}{s}{θ}}$$

C.$${{1}}$$∶$$\operatorname{s i n}^{2} \theta$$

D.$${{1}}$$∶$${{s}{i}{n}{θ}}$$

3、['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运用']

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frac{F} {2 \mathrm{s i n} \frac{1} {2} \theta}$$

B.$$\frac{F} {2 \mathrm{c o s} \frac{1} {2} \theta}$$

C.$$\frac{F} {2 \mathrm{t a n} \frac{1} {2} \theta}$$

D.$$\frac{F} {2 \mathrm{c o t} \frac{1} {2} \theta}$$

4、['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运用']

正确率60.0%svg异常

C

A.$${{k}{l}}$$

B.$$\frac{1 6} {1 5} k l$$

C.$$\frac{3} {1 0} k l$$

D.$${{2}{k}{l}}$$

5、['超重与失重问题',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运用']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在龙清泉举起杠铃的过程中,杠铃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在龙清泉举起杠铃的过程中,龙清泉对地面的压力始终大于他和杠铃的总重力

C.举起杠铃后保持不动时,龙清泉处于超重状态

D.举起杠铃后保持不动时,龙清泉两手间的距离越大,手臂用力就越大

6、['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运用']

正确率40.0%有三个共点力$$F_{1}, ~ F_{2}, ~ F_{3}$$作用于某一点,其合力为零.已知$$F_{3}=5 N$$,现保持其余两力大小和方向不变,只将$${{F}_{3}}$$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绕作用点转动$${{9}{0}^{∘}}$$,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变为(

A

A.$${{5}{\sqrt {2}}{N}}$$

B.$${{5}{N}}$$

C.$${{1}{0}{N}}$$

D.仍为零

7、['合力的取值范围',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最大静摩擦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运用']

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N}}$$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

C.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N}}$$

D.若$${{F}_{1}}$$顺时针转$${{9}{0}^{∘}}$$,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N}}$$

8、['受力分析', '利用平衡推论求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运用']

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C}{O}}$$杆所受的压力大小为$$\frac{2 \sqrt{3}} {3} m g$$

B.$${{C}{O}}$$杆所受的压力大小为$${{m}{g}}$$

C.$${{A}{O}}$$绳所受的拉力大小为$${\sqrt {3}{{m}{g}}}$$

D.$${{B}{O}}$$绳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

9、['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理解',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运用']

正确率60.0%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0}{N}}$$和$${{1}{5}{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可能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 0 m / s^{2}$$

C.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 5 m / s^{2}$$

D.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

10、['正交分解法解共点力平衡', '受力分析', '平衡问题的动态分析',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运用']

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若仅增大衣服的质量,则挂钩的悬挂点位置可能改变

B.若仅增大绳子长度,则绳上拉力增大

C.若仅将绳子的右端由$${{B}}$$点缓慢竖直向下移动到$${{B}^{′}}$$点,则绳上拉力保持不变

D.若将挂钩固定在绳子上,并保持$${{O}}$$点位置不变,改变$${{O}{B}}$$段绳长使绳右端由$${{B}}$$点缓慢竖直向下移动到$${{B}^{′}}$$点,$${{O}{B}}$$段绳上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1.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两小球$$A$$和$$B$$通过库仑力相互作用,且$$A$$处于平衡状态。设$$A$$的质量为$$m$$,倾斜角度为$$θ$$。

选项分析:

A. 两小球带异种电荷:错误。若带异种电荷,库仑力为吸引力,但题目未明确受力方向,无法直接判定。

B. $$q_1 > q_2$$:错误。库仑力大小与电荷量乘积成正比,但无法直接比较$$q_1$$和$$q_2$$的大小。

C. 小球$$A$$受到的库仑力为$$mg\sinθ$$:正确。平衡时,库仑力沿斜面分量与重力分量平衡,即$$F_{\text{库}} = mg\sinθ$$。

D. 距离公式错误。正确距离应为$$r = \sqrt{\frac{k q_1 q_2}{mg \tanθ}}$$,但题目中分母为$$mg\tanθ$$,与推导不符。

2. 解析:

题目描述不完整,假设为力的分解比例问题。若两分力夹角为$$θ$$,则分力大小与$$1 : \cosθ$$或$$1 : \sinθ$$相关。

选项分析:

A. $$1 : \cos^2θ$$:无直接物理意义。

B. $$1 : \cosθ$$:可能正确,若分力与角度余弦相关。

C. $$1 : \sin^2θ$$:不常见。

D. $$1 : \sinθ$$:可能正确,若分力与角度正弦相关。

需具体情境判断,但题目信息不足。

3. 解析:

假设题目为两力合成问题,合力为$$F$$,夹角为$$θ$$,则分力大小为$$\frac{F}{2 \cos(θ/2)}$$。

选项分析:

A. $$\frac{F}{2 \sin(θ/2)}$$:错误。

B. $$\frac{F}{2 \cos(θ/2)}$$:正确。

C. $$\frac{F}{2 \tan(θ/2)}$$:错误。

D. $$\frac{F}{2 \cot(θ/2)}$$:错误。

4. 解析:

题目描述不完整,假设为弹簧串联或并联问题。若弹簧劲度系数为$$k$$,形变量为$$l$$,则选项分析:

A. $$kl$$:可能为单弹簧弹力。

B. $$\frac{16}{15} kl$$:可能为复杂系统等效弹力。

C. $$\frac{3}{10} kl$$:无直接物理意义。

D. $$2kl$$:可能为两相同弹簧并联弹力。

需具体情境判断。

5. 解析:

选项分析:

A. 举起过程中杠铃不一定始终超重,加速上升时超重,匀速时正常。

B. 举起过程中压力可能大于总重力(加速时),但匀速时等于总重力。

C. 保持不动时,龙清泉受力平衡,不超重。

D. 两手间距越大,手臂需更大分力平衡杠铃重力,正确。

6. 解析:

初始合力为零,则$$F_1$$和$$F_2$$的合力与$$F_3$$等大反向。将$$F_3$$逆时针转$$90^\circ$$后,新合力大小为$$F_3 \sqrt{2} = 5\sqrt{2} \, \text{N}$$。

选项A正确。

7. 解析:

设$$F_1 = 3 \, \text{N}$$,$$F_2 = 4 \, \text{N}$$,木块静止时摩擦力$$f = \sqrt{F_1^2 + F_2^2} = 5 \, \text{N}$$。

选项分析:

A. 错误,摩擦力为$$5 \, \text{N}$$。

B. 正确。

C. 合力为零,错误。

D. 若$$F_1$$转$$90^\circ$$,合力为$$1 \, \text{N}$$($$4 \, \text{N} - 3 \, \text{N}$$),正确。

8. 解析:

设$$AO$$、$$BO$$拉力为$$T_1$$、$$T_2$$,$$CO$$压力为$$N$$。平衡条件:

$$T_1 \cos30^\circ + T_2 \cos30^\circ = mg$$,$$T_1 \sin30^\circ = T_2 \sin30^\circ$$。

解得$$T_1 = T_2 = \frac{mg}{\sqrt{3}}$$,$$N = mg$$。

选项B和D正确。

9. 解析:

初始匀速运动,合力为零。撤去$$10 \, \text{N}$$和$$15 \, \text{N}$$力后,剩余力的合力范围为$$5 \, \text{N}$$到$$25 \, \text{N}$$,对应加速度$$2.5 \, \text{m/s}^2$$到$$12.5 \, \text{m/s}^2$$。

选项分析:

A. 不可能继续匀速,错误。

B. 加速度可能为$$10 \, \text{m/s}^2$$,正确。

C. 加速度可能为$$15 \, \text{m/s}^2$$,超出范围,错误。

D. 加速度可能为$$5 \, \text{m/s}^2$$,正确。

10. 解析:

挂钩悬挂点受两绳拉力$$T$$和衣服重力$$mg$$平衡。若绳长或质量变化:

A. 增大质量可能改变悬挂点位置,正确。

B. 增大绳长不一定增大拉力,错误。

C. 缓慢移动时拉力不变(平衡状态),正确。

D. 移动$$B$$点时,$$OB$$段拉力先减后增(极值点),正确。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