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C}}$$球的振幅比$${{B}}$$球的小
B.$${{C}}$$球的振幅比$${{B}}$$球的大
C.$${{C}}$$球的振动周期比$${{B}}$$球的小
D.$${{C}}$$球的振动周期比$${{B}}$$球的大
2、['受迫振动', '共振', '单摆的周期及应用']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b}}$$、$${{c}}$$两吊瓶发生共振
B.$${{a}}$$、$${{b}}$$、$${{c}}$$三个吊瓶均做自由振动
C.只有$${{b}}$$、$${{c}}$$两吊瓶的振动周期相同
D.$${{a}}$$、$${{b}}$$、$${{c}}$$的振动周期相同
3、['共振', '波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在$${{t}{=}{{2}{.}{5}}{s}}$$时,质点$${{Q}}$$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
B.在$${{t}{=}{{2}{.}{5}}{s}}$$时,质点$${{P}}$$的速度方向与$${{y}}$$轴负方向相同
C.从$${{t}{=}{1}{s}}$$到$${{t}{=}{{2}{.}{5}}{s}}$$,质点$${{Q}}$$沿$${{x}}$$轴正方向运动了$${{6}{m}}$$
D.质点$${{P}}$$的振动方程为$$y=1 0 \operatorname{s i n} ( 1 0 \pi t ) c m$$
4、['受迫振动', '共振', '单摆的周期及应用']正确率6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该单摆做受迫振动的周期一定等于$${{2}{s}}$$
B.该单摆的摆长约为$${{1}{m}}$$
C.该单摆做受迫振动的振幅一定为$${{8}{c}{m}}$$
D.该单摆做自由振动的振幅一定为$${{8}{c}{m}}$$
5、['受迫振动', '共振']正确率4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
A.$${{a}}$$摆的振幅最大
B.$${{b}}$$摆的振动周期最小
C.$${{c}}$$摆的振幅最大
D.$${{c}}$$摆的振动周期最大
7、['共振', '波的干涉', '多普勒效应', '射线的本质及三种射线的比较']正确率8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集体列队经过桥梁时要便步走,以防止桥梁发生共振垮塌
B.相机镜头的增透膜,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C.“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D.$${{α}}$$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常用来进行金属探伤
8、['受迫振动', '共振']正确率0.0%svg异常,非svg图片
B
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1}{s}}$$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m}}$$
C.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
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右移
9、['受迫振动', '共振']正确率80.0%svg异常,非svg图片
A.共振曲线的纵坐标表示物体在不同驱动力频率下的振幅
B.转动摇把时,弹簧振子的振幅与摇把转速无关
C.转动摇把时,弹簧振子的频率与摇把转速无关
D.停止转动摇把,弹簧振子做阻尼振动,其振动频率随振幅的减小而减小
10、['共振', '单摆']正确率80.0%svg异常,非svg图片
D
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为$${{0}{.}{5}{s}}$$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2}{m}}$$
C.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
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
1. 题目描述两个小球振动,但缺少具体条件。根据一般振动原理:当系统固有频率与驱动力频率接近时振幅最大。若C球振幅大于B球,说明C的固有频率更接近驱动力频率。但周期 $$T=2\pi\sqrt{\frac{m}{k}}$$ 仅由系统本身决定。由于题目未提供质量或弹簧常数信息,无法直接判断,需结合上下文(通常共振时振幅最大)。
答案:B(C球振幅比B球大,暗示共振)
2. 吊瓶共振问题:当驱动频率与固有频率匹配时发生共振。图中b和c吊瓶长度相同(假设),固有频率相同,易发生共振;a吊瓶长度不同,固有频率不同。所有吊瓶均受迫振动(非自由振动),振动周期等于驱动周期,故a、b、c周期相同。
答案:D(a、b、c振动周期相同)
3. 波动图像问题:质点Q在t=2.5s时,根据波形,位移为负,加速度 $$a=-\omega^2 y$$ 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因y为负)。质点P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方向需根据波动方向判断(假设向右传播,则P向下运动,与y轴负方向相同)。选项C错误,质点不随波迁移;D中方程需验证参数。
答案:B(t=2.5s时P速度方向与y轴负方向相同)
4. 单摆受迫振动:共振曲线峰对应固有频率 $$f_0=\frac{1}{2\pi}\sqrt{\frac{g}{l}}$$,周期 $$T_0=2\pi\sqrt{\frac{l}{g}}$$。图中驱动频率0.5Hz时振幅最大,故固有周期为2s。由 $$T=2\pi\sqrt{\frac{l}{g}}$$ 得摆长 $$l=\frac{gT^2}{4\pi^2}\approx1m$$。受迫振动振幅取决于驱动频率匹配程度,非固定8cm;自由振动振幅由初始条件决定。
答案:B(摆长约为1m)
5. 多摆共振:驱动频率固定时,固有频率最接近驱动频率的摆振幅最大。a、b、c摆长不同,固有频率不同。图中c摆振幅最大,说明其固有频率最接近驱动频率;振动周期均为驱动周期(受迫振动),故相同。
答案:C(c摆振幅最大)
7. 物理现象判断:A正确,齐步走可能使步伐频率与桥梁固有频率共振;B错误,增透膜利用干涉;C错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声波衍射(非多普勒);D错误,γ射线用于探伤(α射线穿透弱)。
答案:A
8. 单摆共振曲线:峰对应固有频率,图中f=1Hz,故周期 $$T=1s$$。摆长 $$l=\frac{gT^2}{4\pi^2}\approx1m$$。摆长增大时,固有频率减小($$f=\frac{1}{2\pi}\sqrt{\frac{g}{l}}$$),共振峰左移。
答案:B(摆长约为1m)
9. 受迫振动特性:共振曲线纵坐标为振幅;摇把转速决定驱动频率,振幅与之相关(共振时最大);振动频率等于驱动频率(非固有频率);停止驱动后为阻尼振动,频率由系统决定(近似固有频率,不随振幅减而变)。
答案:A(纵坐标表示振幅)
10. 单摆共振:图中峰 at f=0.5Hz,故固有周期 $$T=2s$$。摆长 $$l=\frac{gT^2}{4\pi^2}\approx1m$$(非2m)。摆长增大时,固有频率减小,峰左移。
答案:D(峰左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