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80.0%svg异常
A.如图甲,两人合作绘制振动图像,$${{a}}$$同学笔尖做曲线运动
B.如图乙,弹簧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共线,形成一列横波
C.如图丙,$${{A}}$$摆带动其他摆振动一段时间后,$${{D}}$$摆的振幅最大
D.如图丁,蜂鸣器在头顶快速转动,几米外的观察者会观测到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2、['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共振']正确率60.0%蜘蛛会根据丝网的振动情况感知是否有昆虫“落网”.若丝网的固有频率为$$2 0 0 \mathrm{H z},$$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越大,丝网的振幅越大
B.当“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2}{0}{0}{{H}{z}}}$$时,丝网不振动
C.当“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周期为$$0. 0 0 5 \mathrm{s}$$时,丝网的振幅最大
D.昆虫“落网”时,丝网振动的频率由丝网自身的结构所决定,与昆虫翅膀振动频率无关
3、['多普勒效应的定义及现象', '波的衍射现象', '共振', '波的干涉现象']正确率60.0%有下列声学现象:①有经验的战士可以从炮弹飞行时的尖叫声判断飞行的炮弹是接近还是远离他;②敲响一只音叉,另一只与其相隔不远的相同音叉也能发出声音;③敲响一只音叉,在其周围某些区域声音较强,某些区域声音较弱;④屋子外的人虽然看不到屋内的人,但是能听到屋内人的谈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①和②是反射现象,③是共鸣现象,④是衍射现象
B.①是多普勒效应,②是共鸣现象,③是干涉现象,④是衍射现象
C.①是多普勒效应,②是折射现象,③是干涉现象,④是衍射现象
D.①是干涉现象,②是反射现象,③是衍射现象,④是折射现象
4、['共振', '波动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正确率40.0%svg异常
A.在$${{t}{=}{{2}{.}{5}}{s}}$$时,质点$${{Q}}$$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
B.在$${{t}{=}{{2}{.}{5}}{s}}$$时,质点$${{P}}$$的速度方向与$${{y}}$$轴负方向相同
C.从$${{t}{=}{1}{s}}$$到$${{t}{=}{{2}{.}{5}}{s}}$$,质点$${{Q}}$$沿$${{x}}$$轴正方向运动了$${{6}{m}}$$
D.质点$${{P}}$$的振动方程为$$y=1 0 \operatorname{s i n} ( 1 0 \pi t ) c m$$
5、['共振']正确率60.0%蜘蛛虽有$${{8}}$$只眼睛,但视力很差,完全靠感觉来捕食和生活,它的腿能敏捷地感觉到落在丝网上的昆虫对丝网造成的振动.当丝网的振动頻率为$$f=2 0 0 H z$$左右时,丝网振动的振輻最大,最大振幅为$$0. 5 c m$$.已知该丝网共振时,蜘蛛能立即捕捉到丝网上的昆虫.则对于落在丝网上的昆虫()
A
A.当其翅膀振动的頻率为$$2 0 0 H z$$左右时,蜘蛛能立即捕捉到它
B.当其翅膀振动的周期为$$0. 0 5 s$$左右时,蜘蛛能立即捕捉到它
C.当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3 0 0 H z$$左右时,蜘蛛能立即捕捉到它
D.当其翅膀振动的頻率为$$2 5 0 H z$$左右时,该丝网的振福一定大于$$0. 5 c m$$
6、['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共振']正确率60.0%在实验室做$${{“}}$$声波碎杯$${{”}}$$的实验,用手指轻弹一只酒杯,听到清脆声音,测得这个声波的频率为$$5 0 0 H z$$.将这只酒杯放在两只大功率的声波发生器之间,操作人员通过调整其发出的声波,结果使酒杯碎掉了,你认为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可能的是()
D
A.一定是把声波发生器的功率调到很大
B.可能是声波发生器发出了频率很高的超声波
C.一定是同时增大声波发生器发出声波的频率和功率
D.可能只是将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频率调到$$5 0 0 H z$$
7、['共振']正确率60.0%一列队伍过桥时,不能齐步走,这是为了()
D
A.减小对桥的压力
B.使桥受力均匀
C.减小对桥的冲力
D.避免使桥发生共振
8、['受迫振动', '光的折射现象', '共振', '光的衍射现象']正确率6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机器运转时底座发生的振动扬声器纸盆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
B.当声音的频率与玻璃杯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声音能把玻璃杯振碎
C.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现彩色条纹,是因为光发生了衍射
D.对着日光灯从两支紧靠的铅笔间窄缝看到的彩色条纹是衍射条纹
9、['共振']正确率60.0%下列现象中属于共振现象的是()
A
A.杂技演员荡秋千越荡越高
B.下雨前雷声隆隆不绝
C.在山谷里说话有回声
D.湖面上的树叶随水波荡漾
10、['受迫振动', '共振', '单摆']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若两次受迫振动分别在月球上和地球上进行,且摆长相等,则图线$${Ⅱ}$$是月球上的单摆共振曲线
B.若两次受迫振动均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进行的,则两次摆长之比为$$\l_{1} : \l_{2}=4 : 2 5$$
C.若图线$${Ⅰ}$$的摆长约为$${{1}{m}}$$,则图线$${Ⅰ}$$是在地球表面上完成的
D.图线$${Ⅱ}$$若是在地球表面上完成的,则该摆摆长约为$${{1}{m}}$$
1. 解析:
A. 错误。振动图像是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笔尖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B. 错误。弹簧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共线时形成的是纵波,不是横波。
C. 正确。当驱动频率接近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D摆的固有频率与A摆最接近。
D. 正确。快速转动的蜂鸣器会引起声波频率的变化,产生多普勒效应。
2. 解析:
C. 正确。当昆虫翅膀振动周期为0.005s时,频率为200Hz,与丝网固有频率相同,发生共振,振幅最大。
A. 错误。只有接近固有频率时振幅才会增大。
B. 错误。低于固有频率时丝网仍会振动,只是振幅较小。
D. 错误。受迫振动时,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频率。
3. 解析:
B. 正确。
① 是多普勒效应(频率变化判断运动状态);
② 是共鸣现象(相同音叉共振);
③ 是干涉现象(声波叠加形成强弱区域);
④ 是衍射现象(声波绕过障碍物)。
4. 解析:
B. 正确。根据振动图像分析,t=2.5s时P点处于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
A. 错误。此时Q点加速度方向应指向平衡位置(y轴负方向)。
C. 错误。质点不随波迁移。
D. 错误。振幅应为5cm。
5. 解析:
A. 正确。200Hz时发生共振,振幅最大。
B. 正确。周期0.05s对应频率200Hz。
C. 错误。300Hz偏离固有频率,振幅较小。
D. 错误。250Hz时振幅小于共振时的0.5cm。
6. 解析:
D. 正确。当声波频率与酒杯固有频率500Hz相同时会发生共振。
A. 错误。功率大不一定能碎杯,需要共振。
B. 错误。超声波频率过高不会引起共振。
C. 错误。改变频率是关键,不一定同时改变功率。
7. 解析:
D. 正确。齐步走可能使步伐频率与桥的固有频率相同,引发共振。
8. 解析:
C. 错误。白光色散是折射现象,不是衍射。
A. 正确。两者都是受迫振动。
B. 正确。符合共振条件。
D. 正确。这是典型的衍射现象。
9. 解析:
A. 正确。这是通过周期性外力驱动达到共振的现象。
B. 错误。这是声波多次反射。
C. 错误。这是声波反射。
D. 错误。这是波的传播,非共振。
10. 解析:
B. 正确。根据$$f=\frac{1}{2\pi}\sqrt{\frac{g}{l}}$$,频率比2:5,则摆长比$$l_1:l_2=4:25$$。
A. 错误。月球重力加速度小,共振频率低,应是图线Ⅰ。
C. 错误。地球表面单摆周期约2s(频率0.5Hz),与图线Ⅱ相符。
D. 正确。图线Ⅱ共振频率0.5Hz,对应摆长约1m($$T=2\pi\sqrt{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