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60.0%下列物理学史中人物关系正确的是
D
A.哥白尼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牛顿在理论上概括和总结了能量守恒定律
C.卡文迪许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
D.开普勒揭示了行星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
2、['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内容及适用范围']正确率60.0%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月$${{—}}$$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月球所受地球引力都遵从同样的规律
B.$${{“}}$$月$${{—}}$$地检验$${{”}}$$表明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引力是在月球上的$${{6}{0}}$$倍
C.行星间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关系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到的
D.引力常量$${{G}}$$的大小是牛顿利用实验测出的
3、['引力常量及其测定',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内容及适用范围']正确率60.0%万有引力常量$$G=6. 6 7 \times1 0^{-1 1} N \cdot m^{2} / k g^{2}$$的发现者是$${{(}{)}}$$
D
A.开普勒
B.牛顿
C.胡克
D.卡文迪许
4、['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内容及适用范围']正确率80.0%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是:猜测星体之间存在吸引力,从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推出其所需向心力的表达式,得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这一过程符合()
A
A.假想$${{−}{−}}$$理论推导$${{−}}$$规律形成
B.假想$${{−}{−}}$$理论推导实验检验
C.实验事实假想$${{−}{−}}$$理论推导
D.理想实验理论推导实验检验
5、['万有引力定律的简单计算',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内容及适用范围']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无法计算
B.$$G \frac{M m} {( R-d )^{2}}$$
C.$${{0}}$$
D.$$G \frac{M m} {R^{2}}-G \frac{M m} {( R-d )^{2}}$$
6、['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万有引力定律的其他应用', '双星或多星系统问题',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内容及适用范围', '向心力']正确率40.0%天文学家经过长期观测,在宇宙中发现了许多$${{“}}$$双星$${{”}}$$系统,这些$${{“}}$$双星$${{”}}$$系统一般与其他星体距离很远,受到其他天体引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根据对一$${{“}}$$双星$${{”}}$$系统的光学测量确定,此双星系统中两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而绕系统中心转动的实际周期是理论计算的周期的$${{k}}$$倍$$[ k < 1 )$$,究其原因,科学家推测,在以两星球球心连线为直径的球体空间中可能均匀分布着暗物质。若此暗物质确实存在,其质量应为()
A
A.$$\frac{m} {4} ( \frac{1} {k^{2}}-1 )$$
B.$$\frac{m} {4} ( \frac{4} {k^{2}}-1 )$$
C.$$\frac{m} {4} ( \frac{1} {k^{2}}-4 )$$
D.$$\frac{m} {4} ( \frac{1} {4 k^{2}}-1 )$$
7、['物理学史、物理常识、研究方法',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内容及适用范围']正确率40.0%牛顿时代的科学家们围绕万有引力的研究,经历了大量曲折顽强而又闪烁智慧的科学实践。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中,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B
A.伽利略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提出了行星运动定律
B.牛顿通过月地检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C.哈雷在实验室中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现实意义
D.卡文迪许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8、['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人造卫星的运行规律',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内容及适用范围']正确率40.0%利用引力常量$${{G}}$$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D
A.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9、['向心力',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内容及适用范围']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轨道半径之比为$${{m}_{1}}$$:$${{m}_{2}}$$
B.线速度大小之比为$${{m}_{1}}$$:$${{m}_{2}}$$
C.加速度大小之比为$${{m}_{2}}$$:$${{m}_{1}}$$
D.向心力大小之比为$${{m}_{2}}$$:$${{m}_{1}}$$
10、['圆周运动', '天体中的相遇问题', '人造卫星的运行规律',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内容及适用范围']正确率40.0%svg异常
B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 解析:
A选项错误,哥白尼提出的是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选项错误,牛顿总结的是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后来由其他科学家提出的;C选项错误,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卡文迪许测量了引力常量;D选项正确,开普勒通过分析第谷的观测数据,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其中第一定律指出行星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
2. 解析:
A选项正确,"月—地检验"验证了地球对地面物体和月球的引力遵循相同的平方反比规律;B选项错误,"月—地检验"不是比较引力大小的倍数关系;C选项错误,平方反比关系是通过数学推导得出的,与牛顿第三定律无关;D选项错误,引力常量G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的。
3. 解析:
D选项正确,卡文迪许使用扭秤实验首次精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值。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定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胡克研究弹性定律。
4. 解析:
A选项正确,牛顿首先提出引力存在的假想,然后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最终形成完整的规律。其他选项中的"实验检验"环节在当时尚未完成。
5. 解析:
题目描述不完整,无法给出具体解析。需要提供完整的题目信息才能进行解答。
6. 解析:
设暗物质质量为M,根据双星系统动力学和周期关系:
理论周期 $$T_0 = 2\pi\sqrt{\frac{r^3}{2Gm}}$$
实际周期 $$T = kT_0$$
考虑暗物质影响后:$$\frac{Gm^2}{(2r)^2} + \frac{GMm}{r^2} = m(\frac{2\pi}{T})^2r$$
解得暗物质质量 $$M = \frac{m}{4}(\frac{1}{k^2}-1)$$,故A选项正确。
7. 解析:
B选项正确,牛顿通过比较月球向心加速度和地面重力加速度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A选项错误,开普勒研究了第谷的数据;C选项错误,卡文迪许测出了G;D选项错误,牛顿将引力推广到宇宙万物。
8. 解析:
D选项正确,地球绕太阳的数据只能计算太阳质量。A选项可用 $$g = \frac{GM}{R^2}$$ 求地球质量;B选项通过 $$v = \sqrt{\frac{GM}{R}}$$ 和周期可求;C选项用开普勒第三定律可求。
9. 解析:
题目描述不完整,无法给出具体解析。需要提供完整的题目信息才能进行解答。
10. 解析:
题目描述不完整,无法给出具体解析。需要提供完整的题目信息才能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