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力学匀变速直线运动

位移差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自测题答案-河南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8.0%

2025-07-02
位移差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教师选题进阶自测题答案-河南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8.0%
1、['位移差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刹车问题']

正确率60.0%某人驾驶一辆汽车甲正在平直的公路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突然发现前方$${{5}{1}{m}}$$处停着一辆乙车,立即刹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该车刹车后第$${{1}}$$个$${{2}{s}}$$内的位移是$${{3}{2}{m}}$$,第$${{3}}$$个$${{2}{s}}$$内的位移是$${{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汽车甲刹车后停止前,可能撞上乙车

B.汽车甲刹车前的速度为$$2 0 m / s$$

C.汽车甲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D.汽车甲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3. 7 5 m / s^{2}$$

2、['位移差公式',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正确率40.0%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

B.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打点

C.需使用秒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

D.只要测出纸带上任意两点迹间的距离,就可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3、['位移差公式', '速度及速率',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正确率40.0%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x}}$$与时间$${{t}}$$的关系为$$x=t^{2}-6 t$$各物理量的单位均采用国际单位).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1}{m}}$$

B.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2}{m}}$$

C.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D.任意$${{1}{s}}$$内速度的改变量都是$${{6}{m}{/}{s}}$$

4、['位移差公式', '加速度的有关概念']

正确率60.0%一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了$${{A}{B}}$$和$${{B}{C}}$$两段位移,已知两段位移大小之差为$${{△}{x}{,}}$$质点通过两段位移的速度减少量相等,大小均为$${{△}{v}{,}}$$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D

A.$$\frac{( \triangle v )^{2}} {2 \triangle x}$$

B.$$\frac{2 ( \triangle v )^{2}} {\triangle x}$$

C.$$\frac{( \triangle v )^{2}} {4 \triangle x}$$

D.$$\frac{( \triangle v )^{2}} {\triangle x}$$

5、['位移差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正确率60.0%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第$${{2}{s}}$$内的位移为$${{6}{m}}$$,第$${{3}{s}}$$内的位移为$${{4}{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物体的初速度为$${{9}{m}{/}{s}}$$

B.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

C.物体在第$${{4}}$$秒内的位移为$${{0}}$$

D.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为$${{8}{m}}$$

6、['位移差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和中间时刻速度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运动的其他图像']

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

B.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

C.任意相邻$${{1}{s}}$$内质点的位移差都为$${{2}{m}}$$

D.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m}{/}{s}}$$

7、['位移差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和中间时刻速度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正确率40.0%甲同学观察并记录了乙同学骑自行车沿一直道的运动情况,自行车在第$${{1}{s}}$$内通过$${{2}{m}}$$,第$${{2}{s}}$$内通过$${{4}{m}}$$,第$${{3}{s}}$$内通过$${{6}{m}}$$,第$${{4}{s}}$$内通过$${{8}{m}}$$,对自行车在这$${{4}{s}}$$内的运动作出以下判断:$${①}$$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5 m / s ;$$可能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③}$$可能是初速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④}$$若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m}{/}{{s}^{2}}}$$.正确的是(

A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8、['位移差公式', '平抛运动的概念和性质',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加速度的有关概念', '重力做功']

正确率40.0%一个作平抛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任意$${{1}}$$秒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

B.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所做的功相同

C.物体在任意相邻的$${{2}{s}}$$内通过的位移之差是一个常量

D.物体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功率保持不变

9、['位移差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和中间时刻速度公式']

正确率40.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从运动过程中某时刻开始连续相等的三个时间间隔$${{T}}$$秒内,第一个$${{T}}$$秒内的位移为$${{x}_{1}{、}}$$第三个$${{T}}$$秒内的位移为$${{x}_{3}}$$.则该质点$${{(}{)}}$$

C

A.加速度的大小为$$a=\frac{x_{3}-x_{1}} {T^{2}}$$

B.在第二个$${{T}}$$秒内的位移为$${{3}{{x}_{1}}}$$

C.在第二个$${{T}}$$秒末的速度为$$v=\frac{3 x_{3}+x_{1}} {4 T}$$

D.在第二个$${{T}}$$秒内的平均速度$$v=\frac{x_{3}-x_{1}} {2 T}$$

10、['位移差公式', '频闪照相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正确率60.0%svg异常

B

A.$$0. 0 1 s$$

B.$$0. 1 0 s$$

C.$$0. 3 0 s$$

D.$$0. 9 0 s$$

1. 解析:

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设初速度为 $$v_0$$,加速度为 $$a$$。第1个2s内的位移为32m,第3个2s内的位移为2m。

利用位移公式 $$x = v_0 t + \frac{1}{2} a t^2$$,对于第1个2s:

$$32 = v_0 \times 2 + \frac{1}{2} a \times 2^2 \quad (1)$$

第3个2s的初速度为 $$v_0 + a \times 4$$,位移为:

$$2 = (v_0 + 4a) \times 2 + \frac{1}{2} a \times 2^2 \quad (2)$$

联立(1)(2)解得:$$v_0 = 20 \, \text{m/s}$$,$$a = -4 \, \text{m/s}^2$$。

刹车距离为 $$x = \frac{v_0^2}{2a} = \frac{20^2}{2 \times 4} = 50 \, \text{m}$$,与乙车距离51m,故不会撞上。正确答案为 B、C

2. 解析:

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A正确)。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错误)。时间由打点间隔直接得出,无需秒表(C错误)。加速度需通过多组数据计算,不能仅凭两点距离(D错误)。正确答案为 A

3. 解析:

位置坐标 $$x = t^2 - 6t$$,速度为 $$v = \frac{dx}{dt} = 2t - 6$$,加速度为 $$a = 2 \, \text{m/s}^2$$。

第1s内位移为 $$x(1) - x(0) = -5 - 0 = -5 \, \text{m}$$(A错误)。相邻1s位移差为 $$a T^2 = 2 \, \text{m}$$(B正确)。前2s平均速度为 $$\frac{x(2) - x(0)}{2} = \frac{-8 - 0}{2} = -4 \, \text{m/s}$$(C错误)。速度改变量为 $$a \times 1 = 2 \, \text{m/s}$$(D错误)。正确答案为 B

4. 解析:

设加速度为 $$a$$,速度减少量 $$\Delta v = a \Delta t$$,位移差 $$\Delta x = \frac{v_1^2 - v_2^2}{2a}$$,结合 $$\Delta v = v_1 - v_2$$,解得 $$a = \frac{(\Delta v)^2}{2 \Delta x}$$。正确答案为 A

5. 解析:

设初速度 $$v_0$$,加速度 $$a$$。第2s内位移为 $$v_0 \times 2 + \frac{1}{2} a \times 2^2 - (v_0 \times 1 + \frac{1}{2} a \times 1^2) = 6$$,第3s内同理得 $$4$$。联立解得 $$v_0 = 9 \, \text{m/s}$$,$$a = -2 \, \text{m/s}^2$$。

第4s内位移为 $$v_0 \times 4 + \frac{1}{2} a \times 4^2 - (v_0 \times 3 + \frac{1}{2} a \times 3^2) = 0$$。前2s位移为 $$v_0 \times 2 + \frac{1}{2} a \times 2^2 = 14 \, \text{m}$$。正确答案为 A、C

6. 解析:

题目不完整,无法解析。

7. 解析:

4s内总位移为 $$2 + 4 + 6 + 8 = 20 \, \text{m}$$,平均速度为 $$5 \, \text{m/s}$$(①正确)。若初速为零,匀加速位移比为1:3:5:7,与题目不符(②错误)。初速不为零的匀加速可能满足(③正确)。加速度计算为 $$\frac{\Delta x}{T^2} = 2 \, \text{m/s}^2$$(④错误)。正确答案为 A

8. 解析:

平抛运动加速度恒为 $$g$$,故每秒速度变化量相同(A正确)。重力做功与下落高度有关,时间相等但位移不等(B错误)。竖直方向位移差为 $$g T^2$$(C正确)。重力功率 $$P = mg v_y$$,随速度增大(D错误)。正确答案为 A、C

9. 解析:

匀变速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位移差为 $$a T^2$$,故 $$x_3 - x_1 = 2a T^2$$,得 $$a = \frac{x_3 - x_1}{2 T^2}$$(A错误)。第二段位移为 $$x_2 = x_1 + a T^2 = \frac{x_1 + x_3}{2}$$(B错误)。第二段末速度 $$v = \frac{x_2 + x_3}{2T} = \frac{3x_3 + x_1}{4T}$$(C正确)。第二段平均速度 $$\frac{x_2}{T} = \frac{x_3 - x_1}{2T}$$(D正确)。正确答案为 C、D

10. 解析:

题目不完整,无法解析。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