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2}{0}{2}{1}}$$年$${{5}}$$月,中国科学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取得新突破,成功实现了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创造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新的世界纪录,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等离子体状态不同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状态,被认为是物质的第四态。当物质处于气态时,如果温度进一步升高,几乎全部分子或原子由于激烈的相互碰撞而离解为电子和正离子,此时物质称为等离子体。在自然界里,火焰、闪电、极光中都会形成等离子体,太阳和所有恒星都是等离子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源于等离子体中离子的动能
B.可以用磁场来约束等离子体
C.尽管等离子体整体是电中性$${的}$$,但它是电的良导体
D.提高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温度有利于克服等离子体中正离子间的库仑斥力
2、['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求解', '理想气体模型', '物体的内能']正确率40.0%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n}}$$倍,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一定也增大$${{n}}$$倍
B.体积不变时,压强增大,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也一定增大
C.压强不变时,若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则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一定增大
D.气体体积增大时,气体分子的内能可能增大
3、['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正确率40.0%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B.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可能为零,瞬时速度不可能为零
C.$${{0}{^{∘}}{C}}$$的铁和$${{0}{^{∘}}{C}}$$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D.当充满气体的容器自由下落时,由于失重,气体压强将减小为零
4、['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气体的等容变化——查理定律', '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正确率40.0%夏天,如果自行车内胎充气过足,又在阳光下曝晒(曝晒过程中内胎容积几乎不变$${{)}}$$,很容易爆胎.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在爆胎前的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车胎内气体压强将增大
B.在爆胎前的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车胎内气体将向外放出热量
C.爆胎是车胎内分子分布密度增大,气体分子间斥力急剧增大造成的
D.爆胎是车胎内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急剧增大造成的
5、['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随着温度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
B.随着温度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C.随着温度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占比例高
D.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速率分布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
6、['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 '分子热运动']正确率60.0%下列有关$${{“}}$$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温度反映了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C.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D.温度升高时物体的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将增大
7、['气体的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求解', '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温度为$${{T}_{1}}$$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比$${{T}_{2}}$$时小
B.$${{A}}$$到$${{B}}$$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
C.$${{A}}$$到$${{B}}$$的过程中,气体密度增大
D.$${{A}}$$到$${{B}}$$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减少
8、['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只要温度相同,任何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
B.分子动能指的是由于分子定向移动具有的动能
C.$${{1}{0}}$$个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就是这$${{1}{0}}$$个分子的内能
D.对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中每一个分子的运动速率一定大于温度低的物体中每一个分子的运动速率
9、['热力学第一定律', '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正确率80.0%有关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B.分子数和温度相同的物体不一定有相同的内能
C.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可以确定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加了
D.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可能是传热,也可能是做功引起的
10、['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正确率80.0%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某种物体的温度为$${{0}{℃}}$$,说明该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内能也一定增大
C.当温度变化$${{1}{℃}}$$时,也可以说成温度变化$${{2}{7}{4}{K}}$$
D.质量相同时,$${{0}{℃}}$$的水比$${{0}{℃}}$$的冰的内能大
1. 解析:
A. 不正确。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源于原子核结合能的变化,而非等离子体中离子的动能。
B. 正确。托卡马克装置利用磁场约束等离子体。
C. 正确。等离子体整体电中性,但自由电子和离子使其成为良导体。
D. 正确。高温有助于克服库仑斥力,实现核聚变。
因此,A选项说法不正确。
2. 解析:
A. 正确。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温度不变时,压强与单位体积分子数成正比。
B. 正确。体积不变时,压强增大说明温度升高,分子平均速率增大。
C. 错误。压强不变时,单位体积分子数增大(体积减小),由$$PV = nRT$$可知温度降低,分子平均速率减小。
D. 正确。体积增大时,若吸热,内能可能增大。
因此,C选项说法错误。
3. 解析:
A. 错误。内能还与分子势能有关,如冰熔化为水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
B. 错误。瞬时速度可能为零(如分子振动转向时)。
C. 正确。温度相同,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D. 错误。自由下落时气体压强由分子碰撞产生,不会减为零。
因此,C选项正确。
4. 解析:
A. 正确。由查理定律$$P/T = \text{常数}$$,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
B. 错误。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气体吸热而非放热。
C. 错误。爆胎是压强过大导致,与分子斥力无关。
D. 错误。分子动能分布遵循统计规律,并非所有分子动能均增大。
因此,A选项正确。
5. 解析:
A. 错误。温度升高,分子平均速率增大。
B. 错误。速率分布是统计规律,并非所有分子速率均增大。
C. 错误。温度升高,速率小的分子占比降低。
D. 正确。分子速率分布总是“中间多,两头少”。
因此,D选项正确。
6. 解析:
A. 错误。温度反映分子平均动能,而非单个分子。
B. 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宏观标志。
C. 错误。内能还与分子势能有关(如冰熔化为水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D. 错误。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个别分子动能可能减小。
因此,B选项正确。
7. 解析:
A. 正确。$$T_1 < T_2$$,平均动能较小。
B. 正确。$$A \to B$$为等压膨胀,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C. 错误。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D. 正确。体积增大,单位时间内碰撞次数减少。
因此,C选项错误。
8. 解析:
A. 正确。温度相同,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B. 错误。分子动能是热运动动能,与定向移动无关。
C. 错误。内能是大量分子的统计规律,10个分子无意义。
D. 错误。温度高是平均速率大,个别分子速率可能较小。
因此,A选项正确。
9. 解析:
A. 错误。内能还与质量、物态等有关。
B. 正确。内能还取决于分子势能(如相同温度的水和冰)。
C. 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D. 正确。内能变化可通过做功或热传递实现。
因此,A选项说法不正确。
10. 解析:
A. 错误。$$0℃$$时分子平均动能不为零(绝对零度时才为零)。
B. 错误。内能还可能与分子势能有关(如冰熔化为水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C. 错误。$$1℃ = 1K$$,但$$0℃ = 273K$$,数值变化不同。
D. 正确。$$0℃$$的水比冰多熔化热,内能更大。
因此,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