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80.0%svg异常
A.$${{0}{℃}}$$温度下的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更大
B.$${{1}{0}{0}{℃}}$$温度下,低速率分子占比更小,气体分子的总动能更大
C.相同体积下,$${{0}{℃}}$$的气体对应的气体压强更大
D.相同体积下,$${{1}{0}{0}{℃}}$$的气体在单位时间内与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更少
2、['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正确率80.0%svg异常
A.图中曲线反映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
B.曲线$${Ⅱ}$$对应的每个分子的速率大于曲线$${Ⅰ}$$对应每个分子的速率
C.两种温度下,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
D.曲线$${Ⅰ}$$对应氧气的温度为$${{1}{0}{0}{℃}}$$
3、['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正确率80.0%svg异常
A.图甲为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有间隙和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B.图乙为水中炭粒运动位置的连线图,连线表示炭粒做布朗运动的实际轨迹
C.图丙为分子力与分子间距关系图,分子间距从$${{r}_{0}}$$增大时,分子力先变小后变大
D.图丁为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分布图,曲线②对应的温度较低
4、['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正确率40.0%自主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对密闭容器中的氢气性质进行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体积增大时,氢气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变
B.压强增大是因为氢气分子之间斥力增大
C.因为氢气分子很小,所以氢气在任何情况下均可看成理想气体
D.温度变化时,氢气分子速率分布中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会变化
5、['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正确率80.0%svg异常
A.图中状态①的气体分子平均动能比状态②的大
B.图中状态①曲线下的面积比状态②曲线下的面积一样
C.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某气体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D.此气体若是理想气体,则在图中状态①的内能比状态②的内能小
6、['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
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
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 0 0^{\circ} \mathrm{C}$$时的情形
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
7、['晶体的微观结构',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当气体分子热运动变得更剧烈时,气体压强一定变大
B.当空气压强发生变化时,水的饱和汽压也一定变化
C.若取走绝热容器中速率大于$${{v}}$$的气体分子,此后其中分子的速率不会大于$${{v}}$$
D.石墨层状结构间距离较大,沿此方向易剥下,因而其机械强度有方向性
8、['液晶', '毛细现象', '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分子间存在引力,使液体分子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B.气体的温度越高,某速率区间分子占总分子数的百分率一定越大
C.液晶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但排列有大致相同的取向
D.蜘蛛网上挂着的小露珠呈球状属于毛细现象
9、['布朗运动',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悬浮在水中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运动不是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是由于花粉自发的运动
C.若取走绝热容器中速率大于$${{v}}$$的气体分子,此后其中分子的速率不会大于$${{v}}$$
D.观察布朗运动会看到,悬浮的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10、['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T_{\i} > T_{\i\i}$$,$$E_{k 1} > E_{k 2}$$
B.$$T_{\i} > T_{\i\i}$$,$$E_{k 1} < E_{k 2}$$
C.
D.$$T_{\i} < T_{\i\i}$$,$$E_{k 1} < E_{k 2}$$
1. 解析:
选项A错误,因为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分子总数,与温度无关,面积应相同。
选项B正确,$${{1}{0}{0}{℃}}$$下分子平均速率增大,低速率分子占比减小,总动能更大。
选项C错误,相同体积下,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因此$${{1}{0}{0}{℃}}$$的气体压强更大。
选项D错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更剧烈,单位时间内碰撞容器壁的分子数更多。
2. 解析:
选项A错误,曲线反映的是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而非具体分子数。
选项B错误,曲线$${Ⅱ}$$仅表示分子速率分布整体右移,并非每个分子速率都更大。
选项C正确,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总是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特征。
选项D错误,曲线$${Ⅰ}$$峰值对应的速率更小,应表示较低温度(如$${{0}{℃}}$$)。
3. 解析:
选项A正确,扩散现象直接证明分子运动和间隙。
选项B错误,连线是观测位置的记录,并非实际轨迹。
选项C错误,当$${r}>{r_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且单调减小。
选项D错误,曲线②速率分布更分散,对应温度更高。
4. 解析:
选项D正确,温度变化会改变分子速率分布比例。
选项A错误,体积增大会降低分子密集度。
选项B错误,压强增大主要因分子碰撞频率增加,非斥力变化。
选项C错误,高压或低温下氢气不能视为理想气体。
5. 解析:
选项A错误,状态①峰值速率更小,对应温度更低。
选项B正确,两条曲线下面积均为1(归一化)。
选项C正确,速率分布曲线本质是概率密度函数。
选项D正确,理想气体内能仅由温度决定,状态①温度更低。
6. 解析:
选项A正确,面积归一化反映分子总数守恒。
选项B正确,虚线峰值左移对应较低平均动能。
选项C错误,实线应为低温(如$${{0}{℃}}$$)情形。
选项D错误,曲线表示比例而非具体数目。
7. 解析:
选项D正确,石墨层间范德华力较弱导致各向异性。
选项A错误,若体积同时膨胀,压强可能不变。
选项B错误,饱和汽压仅取决于液体性质和温度。
选项C错误,剩余分子碰撞后仍可能产生高速粒子。
8. 解析:
选项C正确,液晶具有取向有序性但位置无序。
选项A错误,分子间隙由斥力平衡决定。
选项B错误,高温时高速区间比例增加但低速区间可能减小。
选项D错误,露珠成球是表面张力而非毛细现象。
9. 解析:
选项D正确,布朗运动剧烈程度与颗粒大小和温度直接相关。
选项A错误,反映的是液体分子撞击。
选项B错误,布朗运动由外界分子碰撞引起。
选项C错误,理由同第7题解析。
10. 解析:
选项D正确,$$T_{\i}$$曲线峰值更左,对应更低温度($$T_{\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