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热学分子动理论

气体分子模型-分子动理论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海南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7.99999999999999%

2025-07-27
气体分子模型-分子动理论知识点专题进阶选择题自测题解析-海南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7.99999999999999%
1、['气体分子模型', '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分子热运动']

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石墨中的碳原子静止不动

B.碳原子的直径大约为$$3 \times1 0^{-9} m$$

C.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间只存在分子引力

D.石墨烯的熔解过程中,碳原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2、['气体分子模型',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液体、固体分子模型']

正确率80.0%某潜水员在岸上和海底吸入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 3 \mathrm{k g / m}^{3}$$和$$2. 1 \mathrm{k g / m}^{3} \,,$$空气的摩尔质量为$$0. 0 2 9 \mathrm{k g} / \mathrm{m o l},$$阿伏加德罗常数$$N_{\mathrm{A}}=6. 0 2 \times1 0^{2 3} \mathrm{m o l}^{-1}$$.若潜水员呼吸一次吸入$${{2}{L}}$$空气,则潜水员在海底比在岸上每呼吸一次多吸入空气的分子数约为(

B

A.$$3 \times1 0^{2 1}$$

B.$$3 \times1 0^{2 2}$$

C.$$3 \times1 0^{2 3}$$

D.$$3 \times1 0^{2 4}$$

3、['气体分子模型', '分子热运动', '液体、固体分子模型']

正确率40.0%$${{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温度越高,$${{P}{M}{{2}{.}{5}}}$$的运动越激烈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P}{M}{{2}{.}{5}}}$$的大小接近分子大小的数量级

D.环境温度低于$${{0}^{∘}{C}}$$时,$${{P}{M}{{2}{.}{5}}}$$不具有内能

4、['气体分子模型', '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 '分子热运动', '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表述及理解']

正确率6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气体体积是指所有气体分子体积的总和

B.阴雨天,空气相对湿度较小

C.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D.直径小于$${{2}{.}{5}}$$微米的$${{P}{M}{{2}{.}{5}}}$$颗粒,悬浮在空气中的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

5、['气体分子模型']

正确率60.0%要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需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

B

A.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摩尔质量

B.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密度和摩尔质量

C.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6、['气体分子模型',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B.微粒做布朗运动,充分说明了微粒内部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C.己知氧气分子的体积和氧气的摩尔体积,可以求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D.已知水分子的体积和水的摩尔质量,可以求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7、['气体分子模型',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液体、固体分子模型', '热平衡与温度']

正确率60.0%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 0^{-1 5} m$$

B.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C.已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_{A}}$$,则该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可以表示为$$\sqrt{\frac{M} {\rho N_{A}}}$$

D.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用来表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是内能

8、['气体分子模型',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正确率60.0%已知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 2. 4 L / m o l$$,摩尔质量为$$1 8 g / m o 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 0 2 \times1 0^{2 3} m o l^{-1}$$,由以上数据不能估算出这种气体(

B

A.每个分子的质量

B.每个分子的体积

C.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

D.$${{1}{g}}$$气体中所含的分子个数

9、['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气体分子模型', '理想气体模型', '液体、固体分子模型']

正确率40.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玻璃管的裂口烧熔后会变钝是表面张力的作用引起的

B.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

C.做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时,要先撒痱子粉再滴入酸酒精溶液

D.只要知道某种物质的摩尔体积和分子体积,就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10、['气体分子模型', '液体、固体分子模型']

正确率60.0%某物质的摩尔质量是$${{M}}$$,密度是$${{ρ}}$$,若用$${{N}_{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平均每个分子所占据的空间是$${{(}{)}}$$

C

A.$$\frac{M N_{A}} {\rho}$$

B.$$M \rho N_{A}$$

C.$$\frac{M} {\rho N_{A}}$$

D.$$\frac{M \rho} {N_{A}}$$

1. 解析:

A. 错误。石墨中的碳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非静止不动。

B. 错误。碳原子直径约为 $$3 \times 10^{-10} \, \text{m}$$,题目中数值偏大。

C. 错误。石墨烯中碳原子间存在共价键,而非仅分子引力。

D. 正确。熔解过程是相变,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2. 解析:

每呼吸一次多吸入空气质量差为 $$\Delta \rho V = (2.1 - 1.3) \times 2 \times 10^{-3} = 1.6 \times 10^{-3} \, \text{kg}$$。

物质的量差为 $$\Delta n = \frac{\Delta m}{M} = \frac{1.6 \times 10^{-3}}{0.029} \approx 0.055 \, \text{mol}$$。

分子数差为 $$\Delta N = \Delta n \cdot N_A \approx 0.055 \times 6.02 \times 10^{23} \approx 3.3 \times 10^{22}$$,最接近选项 B。

3. 解析:

A. 正确。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B. 错误。PM2.5是颗粒物,其运动是布朗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

C. 错误。PM2.5直径 $$2.5 \, \mu\text{m}$$,远大于分子尺寸(约 $$10^{-10} \, \text{m}$$)。

D. 错误。内能是微观粒子动能和势能总和,任何温度下均存在。

4. 解析:

A. 错误。气体体积是分子运动占据的空间,非分子体积总和。

B. 错误。阴雨天相对湿度较大。

C. 错误。热量可通过外力做功从低温传至高温(如冰箱)。

D. 正确。PM2.5运动是布朗运动,非分子热运动。

5. 解析:

分子平均距离 $$d = \sqrt[3]{\frac{V}{N}}$$,需知道摩尔质量 $$M$$ 和密度 $$\rho$$ 以计算摩尔体积 $$\frac{M}{\rho}$$,再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 $$N_A$$ 求单个分子占据空间。故选项 B 正确。

6. 解析:

A. 正确。扩散在气、液、固中均可发生。

B. 错误。布朗运动说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非微粒内部。

C. 错误。气体分子间距远大于分子尺寸,无法通过氧气分子体积直接求 $$N_A$$。

D. 错误。需已知水的摩尔体积(非摩尔质量)和分子体积才能求 $$N_A$$。

7. 解析:

A. 错误。分子直径数量级为 $$10^{-10} \, \text{m}$$。

B. 错误。气体抗拒压缩的力源于分子碰撞容器壁的宏观表现,非分子斥力。

C. 正确。单个分子占据空间 $$\frac{M}{\rho N_A}$$,平均距离为其立方根。

D. 错误。共同热学性质是温度,非内能。

8. 解析:

A. 可估算。分子质量 $$m = \frac{M}{N_A}$$。

B. 不能估算。气体分子间距大,无法直接计算分子实际体积。

C. 可估算。分子占据空间 $$V_0 = \frac{V_{\text{摩尔}}}{N_A}$$。

D. 可估算。$$1 \, \text{g}$$ 气体分子数 $$n = \frac{1}{M} \times N_A$$。

故选项 B 符合题意。

9. 解析:

A. 正确。玻璃裂口变钝是表面张力作用。

B. 正确。浸润性与液体和固体性质均相关。

C. 正确。油膜法实验需先撒痱子粉形成清晰边界。

D. 错误。仅适用于固体或液体,气体分子间距大时无效。

选项 D 说法不正确。

10. 解析:

单个分子占据空间 $$V_0 = \frac{V_{\text{摩尔}}}{N_A} = \frac{M / \rho}{N_A} = \frac{M}{\rho N_A}$$,故选项 C 正确。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