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热学气体、固体和液体

毛细现象-气体、固体和液体知识点专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浙江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2025-08-02
毛细现象-气体、固体和液体知识点专题进阶单选题自测题解析-浙江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55.99999999999999%
1、['毛细现象', '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势能', '液体的表面张力']

正确率40.0%svg异常

A.液体表面张力使得液桥表面形状得以维持,而不会“垮塌”

B.分子势能$${{E}_{p}}$$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像如图$${{c}}$$所示,能总体上反映水表面层中水分子势能$${{E}{p}}$$的是图中“$${{A}}$$”位置

C.农民使用“松土保熵”进行耕作,通过松土形成了在壤毛细管,使得土壤下面的水分更容易被输送到地表

D.航天员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会因为无法吸墨、运墨而写不成毛笔字

2、['毛细现象', '浸润和不浸润']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上升

B.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下降

C.建筑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这是为了增加毛细现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

D.农田里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以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

3、['毛细现象', '分子动理论的应用', '布朗运动', '晶体和非晶体']

正确率80.0%svg异常

A.图甲中水黾静止在水面上,说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B.图乙中布朗运动产生原因的示意图。说明微粒越大,液体分子沿各方向撞击它的数量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C.图丙中石蜡在固体片上熔化成椭圆形,说明该固体是单晶体

D.图丁中的毛细现象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4、['液晶', '毛细现象', '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分子间存在引力,使液体分子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B.气体的温度越高,某速率区间分子占总分子数的百分率一定越大

C.液晶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但排列有大致相同的取向

D.蜘蛛网上挂着的小露珠呈球状属于毛细现象

5、['毛细现象', '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势能', '液体的表面张力', '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液面上方的蒸汽达到饱和时就不会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

B.车轮在潮湿的地面上滚过后,车辙中会渗出水,属于毛细现象

C.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势能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势能小

D.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同性

6、['毛细现象',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 '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相互排斥而产生的

B.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C.只有液体浸润细管壁才能产生毛细现象,液体不浸润细管壁就不能产生毛细现象

D.未饱和汽的压强小于同温度时饱和汽的压强

7、['毛细现象',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正确率60.0%秋天的早晨,我们常常能看到空气中的水蒸汽在草叶上凝聚成的露珠。在凝露的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

B

A.引力$${、}$$斥力都减小

B.引力$${、}$$斥力都增大

C.斥力减小,引力增大

D.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8、['毛细现象', '晶体和非晶体', '液体的表面张力', '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

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如天然水晶是晶体,而熔化以后再凝固的水晶(石英玻璃)是另一种规则排列的晶体

B.雨伞伞面上有许多细小的孔,却能遮雨,是因为毛细现象

C.在同一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汽压一般不同,挥发性大的液体饱和汽压大;同一种液体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

D.在一定温度下,当人们感到潮湿时,水汽蒸发慢,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9、['毛细现象', '分子动理论的应用', '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正确率8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一定质量的$${{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时,其内能不变

B.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需要的力越来越大,这是由于轮胎内气体分子间斥力越来越大

C.干旱天气里不宜锄松土壤,因为蓬松的土壤有利于水分蒸发,会使得土地更加干旱

D.地球大气中的氢分子由于质量较小,平均速率较大,更容易挣脱地球吸引而逃逸,因此大气中氢含量相对较少

10、['液晶', '毛细现象', '液体的表面张力', '晶体和非晶体']

正确率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某种固体在光学上具有各向异性,则该固体可能为多晶体

B.液体表面张力的成因是表面层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浸润液体在毛细管中会上升

D.分子取向排列的液晶具有光学各向同性

1. 解析:

A. 正确。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的结果,使液桥表面形状得以维持。

B. 错误。水表面层分子间距 $$r > r_0$$(平衡距离),分子势能 $$E_p$$ 应位于图$$c$$中“$$B$$”位置($$r_0$$右侧),而非“$$A$$”位置($$r < r_0$$)。

C. 正确。松土形成毛细管,利用浸润液体的毛细现象将水分输送到地表。

D. 错误。太空微重力环境下仍可通过毛细作用(如毛笔纤维间隙)实现吸墨,但需特殊设计。

2. 解析:

C. 不正确。油毡或沥青的作用是减少毛细现象,防止地下水上升腐蚀地基。

其他选项:

A. 正确。浸润液体(如水-玻璃)在细管中上升。

B. 正确。不浸润液体(如水银-玻璃)在细管中下降。

D. 正确。锄松土壤可破坏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

3. 解析:

A. 错误。水黾静止是因表面张力(分子间引力),非斥力。

B. 错误。微粒越大,液体分子撞击的合力越易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C. 错误。石蜡熔化形状不规则,无法说明固体为单晶体(需各向异性)。

D. 正确。图中浸润液体(如左)上升、不浸润液体(如右)下降,符合实际。

4. 解析:

C. 正确。液晶分子排列取向大致相同,但位置无序。

其他选项:

A. 错误。分子间隙由斥力维持,引力使分子聚集。

B. 错误。温度升高时,分子速率分布整体右移,但某一固定速率区间的百分率可能减小。

D. 错误。露珠呈球状是表面张力,非毛细现象。

5. 解析:

B. 正确。车辙渗水是土壤毛细管作用的结果。

其他选项:

A. 错误。饱和蒸汽下,飞出与凝结的分子数动态平衡。

C. 错误。表面层分子势能比液体内部分子势能大(因 $$r > r_0$$)。

D. 错误。液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6. 解析:

D. 正确。未饱和汽压强恒小于同温度饱和汽压。

其他选项:

A. 错误。气体压强由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壁产生,非分子间斥力。

B. 错误。第二类永动机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非能量守恒。

C. 错误。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中会下降,也属于毛细现象。

7. 解析:

B. 正确。水蒸气液化时分子间距缩小至 $$r \approx r_0$$,引力和斥力均增大。

8. 解析:

C. 正确。饱和汽压与液体挥发性及温度正相关。

其他选项:

A. 错误。石英玻璃是非晶体,无规则排列。

B. 错误。雨伞遮雨因液体表面张力,非毛细现象。

D. 错误。潮湿感取决于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饱和湿度比值),非绝对湿度。

9. 解析:

C. 正确。松土增加毛细管,加速水分蒸发,干旱时不宜。

D. 正确。氢气分子速率大,易逃逸地球引力。

其他选项:

A. 错误。水汽化需吸热,内能增加。

B. 错误。打气费力因气压增大,非分子斥力(气体分子间距远大于 $$r_0$$)。

10. 解析:

C. 正确。浸润液体(如水-玻璃)在毛细管中上升。

其他选项:

A. 错误。光学各向异性为单晶体特性,多晶体各向同性。

B. 错误。表面张力因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D. 错误。液晶分子取向排列导致光学各向异性。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