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热学气体、固体和液体

气体的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气体、固体和液体知识点回顾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浙江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2025-06-28
气体的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气体、固体和液体知识点回顾进阶单选题自测题答案-浙江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44.00000000000001%
1、['气体的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 '平衡状态的定义及条件']

正确率19.999999999999996%如图示两端开口的直管和$${{B}}$$

B

A.均向下移动,$${{B}}$$管移动较多

B.均向下移动,$${{A}}$$管移动较多

C.$${{A}}$$管向上移动,$${{B}}$$管向下移动

D.无法判断

2、['气体的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

正确率60.0%如图所示,两根粗细相同、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A}}$$和$${{B}{,}}$$竖直插入同一水银槽中,各用一段水银柱封闭着温度相同的空气,空气柱长度$$H_{1} > H_{2},$$水银柱长度$$h_{1} > h_{2},$$现使封闭气柱升高相同的温度(外界大气压保持不变),则两管中气柱上方水银柱的移动情况是(

B

A.均向上移动$${,{B}}$$中水银柱移动较多

B.均向上移动$${,{A}}$$中水银柱移动较多

C.均向下移动$${,{B}}$$中水银柱移动较多

D.均向上移动,两管中水银柱移动情况相同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气体的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

正确率40.0%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导热性能良好的圆柱形容器内用质量为$${{m}}$$的活塞密封一部分理想气体,活塞能无摩擦地滑动,容器的横截面积为$${{S}{,}}$$整个装置放在大气压强为$${{p}_{0}}$$的室内,稳定时活塞与容器底的距离为$${{h}_{0}{,}}$$现把容器移至大气压强仍为$${{p}_{0}}$$的室外,活塞缓慢上升$${{d}}$$后再次平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则密闭气体的内能(

C

A.减少了$$Q-( m g+p_{0} \, S ) d$$

B.减少了$$Q+( m g+p_{0} \, S ) d$$

C.增加了$$Q-( m g+p_{0} \, S ) d$$

D.增加了$$Q+( m g+p_{0} \, S ) d$$

4、['气体的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

正确率40.0%处于竖直面内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U}}$$

D

A.空气柱的长度$${{l}}$$减小

B.空气柱的长度$${{l}}$$不变

C.液面$${{M}{N}}$$间高度差减小

D.液面$${{M}{N}}$$间高度差不变

5、['气体的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

正确率60.0%如图所示,两根粗细一样的玻璃管,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中间各有一段长度相同的水银柱封住下方一段空气柱,且$${{V}_{1}{<}{{V}_{2}}}$$

C

A.$$\triangle h_{1}=\triangle h_{2}$$

B.$$\triangle h_{1} > \triangle h_{2}$$

C.$$\triangle h_{1} < \triangle h_{2}$$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6、['气体的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 '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正确率60.0%某未密闭房间内的空气温度与室外的相同,现对该室内空气缓慢加热,当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室内空气的压强比室外的小

B.室内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比室外的大

C.室内空气的密度比室外的大

D.室内空气对室外空气做了负功

7、['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气体的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正确率40.0%如图所示,一个与外界绝热的气缸有一个绝热的活塞,中间有一个固定的导热性良好的隔板,封闭着两部分气体$${{A}}$$和$${{B}}$$,活塞处于静止平衡状态,现通过电热丝对$${{A}}$$气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来活塞达到新的静止平衡状态,不计气体分子势能,不计活塞与气缸壁的摩擦,大气压强保持不变,则(

A

A.气体$${{A}}$$吸热,内能增加

B.气体$${{B}}$$吸热,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C.气体$${{A}}$$和$${{B}}$$都做等压变化

D.气体$${{B}}$$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次数不变

8、['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气体的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

正确率40.0%带有活塞的气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到达状态$${{b}}$$或经过过程$${{a}{c}}$$到达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如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时的压强分别为$${{p}_{b}}$$和$${{p}_{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_{a b}$$和$$Q_{a c} \,,$$则(

C

A.$$p_{b} > p_{c}, ~ ~ Q_{a b} > Q_{a c}$$

B.$$p_{b} > p_{c}, ~ ~ Q_{a b} < Q_{a c}$$

C.$$p_{b} < p_{c}, \, \, Q_{a b} > Q_{a c}$$

D.$$p_{b} < p_{c}, ~ ~ Q_{a b} < Q_{a c}$$

9、['气体的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 '气体的等容变化——查理定律',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求解']

正确率40.0%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两个过程,先后到达状态$${{B}}$$和$${{C}}$$。有关$${{A}}$$、$${{B}}$$和$${{C}}$$三个状态温度$${{T}_{A}}$$、$${{T}_{B}}$$和$${{T}_{C}}$$的关系,正确的是(  )
全品教育云平台:http://www.canpoint.cn

C

A.$$T_{A}=\ T_{B} \, \ T_{B}=T_{C}$$

B.$$T_{A} < ~ T_{B} ~, ~ T_{B} < T_{C}$$

C.$$T_{A}=T_{C} \, \,, \, \, T_{B} > T_{C}$$

D.$$T_{A}=T_{C} \, \,, \, \, T_{B} < T_{C}$$

10、['热学图像分析', '气体的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 '气体的等容变化——查理定律', '气体、固体和液体']

正确率40.0%如图所示,一向右开口的气缸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活塞可无摩擦移动且不漏气,气缸中间位置有小挡板.初始时,外界大气压为$${{p}_{0}}$$,活塞紧压小挡板处,现缓慢升高缸内气体温度,则如下图所示的$${{p}{−}{T}}$$图象能正确反映缸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的是$${{(}{)}}$$

B

A.

B.

C.

D.

1.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两管均封闭温度相同的空气,初始条件为 $$H_1 > H_2$$ 且 $$h_1 > h_2$$。当温度升高时,气体膨胀,水银柱会移动。由于 $$H_1 > H_2$$,$$A$$ 管的气体体积更大,膨胀更显著,因此 $$A$$ 管的水银柱向上移动较多。而 $$B$$ 管由于初始体积较小,水银柱移动较少。但题目描述的是两管均向上移动,且 $$A$$ 管移动较多,故选 B

2. 解析:

两管封闭的气体初始温度相同,升高相同温度后,气体膨胀。由于 $$H_1 > H_2$$,$$A$$ 管的气体初始体积更大,膨胀更显著,推动水银柱向上移动的距离更大。而 $$B$$ 管初始体积较小,水银柱移动较少。因此两管水银柱均向上移动,且 $$A$$ 管移动较多,故选 B

3. 解析:

活塞缓慢上升时,气体对外做功 $$W = (p_0 S + mg)d$$。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Delta U = Q - W$$,内能变化为 $$\Delta U = Q - (p_0 S + mg)d$$。由于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故选 A

4. 解析:

$$U$$ 形管两端开口,液面高度差由大气压决定。当温度变化时,封闭气体的压强始终等于大气压,因此液面高度差 $$MN$$ 不变,空气柱长度 $$l$$ 也不变,故选 BD

5. 解析:

两管初始水银柱长度相同,但 $$V_1 < V_2$$,说明 $$V_1$$ 的气体压强更大。升高相同温度后,$$V_1$$ 的气体膨胀更显著,推动水银柱移动的距离 $$\Delta h_1$$ 更大,故 $$\Delta h_1 > \Delta h_2$$,选 B

6. 解析:

未密闭房间内空气加热后,温度高于室外,分子平均动能增大(B 正确)。由于房间未密闭,压强始终等于外界大气压(A 错误)。温度升高后,空气密度减小(C 错误)。室内空气膨胀对外做功,对室外空气做正功(D 错误),故选 B

7. 解析:

加热 $$A$$ 气体后,$$A$$ 内能增加(A 正确)。隔板导热,$$B$$ 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 错误)。活塞移动后,两部分气体压强相等且保持不变(C 正确)。$$B$$ 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碰撞频率增加(D 错误),故选 AC

8. 解析:

从 $$a$$ 到 $$b$$ 是等容过程,$$p_b > p_c$$(因为 $$T_b = T_c$$,但 $$V_b < V_c$$)。从 $$a$$ 到 $$c$$ 是等压过程,吸收的热量 $$Q_{ac}$$ 用于做功和内能增加,而 $$Q_{ab}$$ 仅用于内能增加,故 $$Q_{ab} > Q_{ac}$$,选 A

9. 解析:

从 $$A$$ 到 $$B$$ 是等压膨胀,温度升高($$T_B > T_A$$)。从 $$A$$ 到 $$C$$ 是等温过程($$T_C = T_A$$),因此 $$T_B > T_C$$,选 C

10. 解析:

初始时活塞紧压挡板,气体体积不变,压强随温度线性增加($$p \propto T$$)。当活塞离开挡板后,气体等压膨胀,压强不变。因此 $$p-T$$ 图像先线性增加后水平,选 B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