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热学气体、固体和液体

温度、温标的概念-气体、固体和液体知识点教师选题基础选择题自测题答案-浙江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74.0%

2025-06-03
温度、温标的概念-气体、固体和液体知识点教师选题基础选择题自测题答案-浙江省等高中物理,平均正确率74.0%
1、['电流的定义式理解及应用',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单位及物理意义', '温度、温标的概念', '重力势能']

正确率8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电流有大小,有方向,电流是矢量

B.温度有正值$${、}$$有负值,温度是矢量

C.磁感应强度,有大小,有方向,磁感应强度是矢量

D.重力势能有正值,有负值,重力势能是矢量

2、['温度、温标的概念']

正确率60.0%关于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某物体摄氏温度为$$1 0^{\circ} \, \mathrm{C},$$即热力学温度为$${{1}{0}{K}}$$

B.热力学温度升高$${{1}{K}}$$等于摄氏温度升高$$2 7 3. 1 5^{\circ} \mathrm{C}$$

C.摄氏温度升高$${{1}^{∘}{C}{,}}$$对应热力学温度升高$$\mathrm{2 7 3. 1 5 K}$$

D.温度差$${{1}{0}^{∘}{C}}$$与温度差$${{1}{0}{K}}$$的物理实质是一样的

3、['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温度、温标的概念', '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的换算', '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表述及理解']

正确率60.0%关于温度与内能,认识正确的是(

C

A.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一定越大

B.热量总是自发地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

C.炽热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最终铁块和水的平均分子动能相同

D.当物体的温度升高$${{2}{7}^{o}{C}}$$时,就等于升高$${{3}{0}{0}{K}}$$

4、['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 '温度、温标的概念']

正确率60.0%对温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温度的高低是由人的感觉决定的

B.分子平均速率大的物体的温度比分子平均速率小的物体的温度高

C.物体的内能越大,则温度越高

D.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物体的温度越高

5、['温度、温标的概念']

正确率60.0%荷兰人华伦海特引入了华氏温度。规定水凝固时的温度为$${{3}{2}}$$华氏度,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为$${{2}{1}{2}}$$华氏度,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华氏度。今年$${{1}}$$月份上海出现了近几年罕见的低温,最低温度接近$${{−}{{1}{0}}}$$摄氏度,换算成华氏温度为(

A

A.$${{1}{4}}$$度

B.$${{1}{6}}$$度

C.$${{1}{8}}$$度

D.$${{2}{0}}$$度

6、['分子动理论的应用', '物体的内能', '布朗运动', '液体的表面张力', '温度、温标的概念']

正确率8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使得液面有表面张力

B.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C.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t=T+2 7 3. 1 5$$

D.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容易平衡

7、['温度、温标的概念']

正确率80.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强子对撞机在法国和瑞士的边境建成,并投入使用.加速器工作时,需要注入约$${{1}}$$万吨液氮对电路进行冷却,冷却的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2}{7}{1}}$$摄氏度,请将该温度用热力学温标来表示$${{(}{)}}$$

A

A.$$2. 1 5 K$$

B.$${{2}{7}{1}{K}}$$

C.$${{4}{K}}$$

D.$${{0}{.}{1}{K}}$$

8、['物体的内能', '温度、温标的概念']

正确率80.0%下列内能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两个动能不同的分子相比,动能大的温度高

B.两个不同的物体,只要温度和体积相等,内能就相同

C.质量和温度相同的冰和水,内能是相同的

D.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即使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发生变化

9、['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 '温度、温标的概念']

正确率80.0%下列关于温度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某物体温度升高了200K,也就是升高了200℃

B.某物体温度升高了200℃,也就是升高了473K

C.-200℃比-250℃温度低

D.200℃和200K的温度相同

1. 解析:

A. 错误。电流虽然有大小和方向,但它不满足矢量叠加法则(如平行四边行法则),因此是标量。

B. 错误。温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C. 正确。磁感应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满足矢量运算法则,是矢量。

D. 错误。重力势能是标量,虽然有正负值,但仅表示相对大小,无方向性。

正确答案:C

2. 解析:

A. 错误。摄氏温度 $$10^{\circ}C$$ 对应的热力学温度为 $$T = t + 273.15 = 283.15K$$。

B. 错误。热力学温度升高 $$1K$$ 等于摄氏温度升高 $$1^{\circ}C$$。

C. 错误。摄氏温度升高 $$1^{\circ}C$$,热力学温度也升高 $$1K$$,而非 $$273.15K$$。

D. 正确。温度差 $$10^{\circ}C$$ 和 $$10K$$ 的数值和物理意义相同。

正确答案:D

3. 解析:

A. 错误。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物质的量、体积和物态有关。

B. 错误。热量传递方向由温度决定,而非内能多少。

C. 正确。热平衡时,两物体的平均分子动能相同。

D. 错误。温度升高 $$27^{\circ}C$$ 等于升高 $$27K$$,而非 $$300K$$。

正确答案:C

4. 解析:

A. 错误。温度是客观物理量,不依赖人的主观感觉。

B. 错误。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有关,而非平均速率(还需考虑分子质量)。

C. 错误。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势能,温度仅反映平均动能。

D. 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宏观表现。

正确答案:D

5. 解析:

华氏温度 $$F$$ 与摄氏温度 $$C$$ 的换算关系为:$$F = \frac{9}{5}C + 32$$。

将 $$C = -10$$ 代入得:$$F = \frac{9}{5} \times (-10) + 32 = 14$$。

正确答案:A

6. 解析:

A. 正确。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较大,引力占优,形成表面张力。

B. 错误。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势能,不仅仅是动能总和。

C. 错误。正确关系为 $$T = t + 273.15$$。

D. 错误。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越难平衡。

正确答案:A

7. 解析:

热力学温度 $$T$$ 与摄氏温度 $$t$$ 的关系为 $$T = t + 273.15$$。

将 $$t = -271$$ 代入得:$$T = 2.15K$$。

正确答案:A

8. 解析:

A. 错误。温度是大量分子平均动能的统计规律,单个分子无温度意义。

B. 错误。内能还与分子势能(如物态、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C. 错误。冰融化成水需吸热,内能增加。

D. 正确。如冰融化成水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

正确答案:D

9. 解析:

A. 正确。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的单位刻度大小相同,差值一致。

B. 错误。升高 $$200^{\circ}C$$ 对应升高 $$200K$$,而非 $$473K$$。

C. 错误。$$-200^{\circ}C$$ 比 $$-250^{\circ}C$$ 温度高。

D. 错误。$$200^{\circ}C = 473.15K \neq 200K$$。

正确答案:A

题目来源于各渠道收集,若侵权请联系下方邮箱
高中知识点
其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