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80.0%svg异常
C
A.图甲的扩散现象说明水分子和墨水分子相互吸引
B.图乙所描出的折线是固体小颗粒在水中运动的轨迹
C.图丙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规律图中,①对应的温度大于②对应的温度
D.图丁玻璃板紧贴水面,弹簧测力计将其拉离水面时,拉力一定等于玻璃板的重力
2、['液晶', '气体的等容变化——查理定律', '液体的表面张力', '晶体和非晶体']正确率8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摄氏温度$${{t}}$$成正比
B.竹筏漂浮在水面上,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或非晶体两种形态出现
D.液晶是一种特殊物质,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具有光学各向同性
3、['液体的表面张力']正确率60.0%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的原因是()
C
A.液体可以流动
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
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
D.与液面接触的容器壁的分子对液体表面层分子有吸引力
4、['液晶', '气体的等容变化——查理定律', '晶体和非晶体', '液体的表面张力']正确率6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摄氏温度$${{t}}$$成正比
B.竹筏漂浮在水面上,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或非晶体两种形态出现
D.液晶是一种特殊物质,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具有光学各向同性
5、['液晶', '浸润和不浸润', '液体的表面张力']正确率60.0%下列有关液体和液晶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水对任何物体都是浸润的
B.液晶分子排列的有序性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
C.早晨草叶上的露珠近似为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D.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6、['布朗运动', '液体的表面张力',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甲图中,由两分子间作用力随距离变化的关系图线可知,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_{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相等
B.乙图中,由一定质量的氧气分子分别在不同温度下速率分布情况,可知温度$${{T}_{1}{>}{{T}_{2}}}$$
C.丙图中,在固体薄片上涂上石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从石蜡熔化情况可判定固体薄片必为非晶体
D.丁图中,洁净的玻璃板接触水面,要使玻璃板离开水面,拉力必须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其原因是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表面张力
7、['功、热和内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布朗运动', '液体的表面张力']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B.物体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热
D.浮在水面上的水黾,其质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8、['液体的表面张力']正确率60.0%很多自然现象都可以从物理上找到原因,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液体的表面张力来解释的是
B
A.荷叶上的水珠呈圆球形
B.油滴在水面上会形成一层油膜
C.水黾能停在水面上
D.玻璃板上的小水银滴呈球形
9、['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液体的表面张力', '分子热运动',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正确率6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C.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如果油膜没有充分展开,测出来的分子大小将偏大
D.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10、['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应用', '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及内能的关系', '布朗运动', '液体的表面张力']正确率8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B.气体放出热量,其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C.玻璃裂口放在火上烧熔,其尖端变圆的原因是表面张力的作用
D.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1. 解析:
A. 错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吸引。
B. 错误。折线是布朗运动的记录,反映的是液体分子对固体小颗粒的撞击,而非颗粒的实际轨迹。
C. 正确。麦克斯韦速率分布中,温度越高,曲线峰值右移且变平缓,故①对应的温度大于②。
D. 错误。拉力需克服玻璃板重力和水分子间的附着力,因此拉力大于重力。
2. 解析:
A. 错误。理想气体压强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而非摄氏温度($$t$$)。
B. 错误。竹筏漂浮是浮力作用的结果,与表面张力无关。
C. 正确。例如碳可形成石墨(晶体)或非晶态碳。
D. 错误。液晶的光学性质是各向异性,而非各向同性。
3. 解析:
C. 正确。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大于内部,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导致收缩趋势。
4. 解析:同第2题,答案与解析一致。
5. 解析:
A. 错误。水对某些材料(如蜡)不浸润。
B. 正确。液晶分子排列有序性介于晶体与液体之间。
C. 正确。露珠球形是表面张力最小化表面积的结果。
D. 正确。液晶显示器利用其光学各向异性。
6. 解析:
A. 正确。$$r_0$$为平衡距离,此时引力和斥力相等。
B. 错误。温度越高,速率分布曲线右移,故$$T_1 < T_2$$。
C. 错误。熔化情况仅能说明导热性,无法直接判定晶体或非晶体。
D. 错误。拉力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附着力),而非表面张力。
7. 解析:
A. 正确。颗粒越小,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性越明显。
B. 错误。温度升高是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个别分子速率可能减小。
C. 错误。内能增加可通过做功或热传递,不一定吸热。
D. 错误。水黾靠表面张力支撑,浮力与排开水的体积无关。
8. 解析:
B. 正确。油膜形成是油与水的互不相溶性质,而非表面张力。
9. 解析:
A. 错误。布朗运动反映液体分子热运动,而非花粉分子。
B. 正确。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引力和斥力均减小。
C. 正确。油膜未展开会导致测量面积偏小,分子直径计算结果偏大。
D. 正确。表面张力使液滴趋于球形。
10. 解析:
A. 错误。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非液体分子。
B. 错误。放热时温度可能不变(如等温压缩),分子平均动能不一定减小。
C. 正确。表面张力使熔融玻璃尖端变圆。
D. 错误。只能计算分子平均占据空间,而非分子实际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