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率40.0%svg异常
C
A.小球沿棒下滑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减小了$${{E}{q}{L}}$$
B.小球沿棒下滑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增加了$${{Δ}{{E}_{k}}}$$
C.小球沿棒下滑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mu( E q \operatorname{s i n} \, \alpha+m g \operatorname{c o s} \, \alpha) L$$
D.小球沿棒下滑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和电场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Δ}{{E}_{k}}}$$
2、['功、热和内能改变之间的关系']正确率40.0%svg异常
D
A.从$${{a}}$$→$${{b}{,}}$$气体压强减小
B.从$${{a}}$$→$${{b}{,}}$$气体内能减小
C.从$${{b}}$$→$${{c}{,}}$$气体吸收热量
D.从$${{c}}$$→$${{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3、['功、热和内能改变之间的关系']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这些“白雾”是当瓶塞跳起后外界的水蒸气在瓶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
B.这是打气筒向瓶内打进去的水蒸气
C.这是瓶内的水向外膨胀形成的水雾
D.瓶内气体推动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
4、['功、热和内能改变之间的关系']正确率60.0%高温物体甲和低温物体乙发生传热,最后达到热平衡,这个过程的实质是()
A
A.甲把内能传给乙,最后甲、乙两者温度相等
B.甲把内能传给乙,最后甲、乙两者内能相等
C.甲把温度传给乙,最后甲、乙两者温度相等
D.甲把温度传给乙,最后甲、乙两者内能相等
5、['功、热和内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正确率60.0%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B.一定质量$${、}$$体积不变的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C.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
D.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减小
6、['功、热和内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理想气体模型',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正确率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仅利用氧气的摩尔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这两个已知量,便可计算出氧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B.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其压强的大小可能不变
C.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7、['功、热和内能改变之间的关系']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8、['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的理解', '功、热和内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物态变化']正确率40.0%以下有关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冰的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水的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D.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自然界中可利用的能量不会减少
9、['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功、热和内能改变之间的关系']正确率40.0%物体的内能增加了$${{2}{0}{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2}{0}{J}}$$的功
B.一定是物体吸收了$${{2}{0}{J}}$$的热量
C.一定是物体的分子动能增加了$${{2}{0}{J}}$$
D.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不变
10、['液晶',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功、热和内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液体的表面张力']正确率60.0%svg异常
D
A.能量耗散的说法与能量守恒定律是互相矛盾的
B.在轮胎爆裂这一短暂过程中,气体膨胀,将势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电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1. 解析:
A. 小球电势能变化由电场力做功决定,电场力做正功 $$W = EqL$$,电势能减小 $$EqL$$,正确。
B. 机械能增量等于除重力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即电场力和摩擦力做功之和,但题目未明确 $$ΔE_k$$ 是否包含摩擦生热部分,表述不严谨。
C. 内能产生量等于摩擦力做功 $$Q = fL = μ(Eq\sinα + mg\cosα)L$$,正确。
D. 摩擦力和电场力做功代数和应等于机械能增量减去重力势能变化,表述不完整。综上,AC正确。
2. 解析:
A. $$a→b$$ 为等温膨胀,由 $$pV=nRT$$ 知 $$p$$ 减小,正确。
B. $$a→b$$ 温度不变,理想气体内能不变,错误。
C. $$b→c$$ 为等压升温,气体吸热且对外做功,净吸热,正确。
D. $$c→a$$ 为等容降温,分子平均动能减小,错误。故选AC。
3. 解析:
“白雾”是瓶内气体膨胀做功导致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A错误(非外界水蒸气),B错误(非打气筒水蒸气),C错误(非膨胀水雾),D正确描述能量转化过程。
4. 解析:
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甲)转移到低温物体(乙),最终两者温度相等(热平衡),但内能不一定相等(取决于质量和比热容)。A正确,B错在“内能相等”,C/D错在“传递温度”。
5. 解析:
A. 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势能,错误。
B. 由查理定律 $$p/T=C$$(体积不变),温度越高压强越大,正确。
C. 加热可能同时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增加,错误。
D. 分子力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r=r_0$$时为零),错误。故选B。
6. 解析:
A. 还需气体密度才能计算分子间距,错误。
B. 理想气体压强由 $$pV=nRT$$ 决定,升温时若体积同步增大可能保持 $$p$$ 不变,正确。
C. 固体难压缩是因斥力主导,分子间仍有间隙,错误。
D. 吸热同时可能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增大,错误。故选B。
7. 解析:
图中进气门开启、活塞下行为吸气冲程(A)。压缩冲程为两门关闭活塞上行(B),做功冲程为火花塞点火(C),排气冲程为排气门开启(D)。
8. 解析:
A. 做功和热传递均为改变内能的方式,正确。
B.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与内能大小无关,错误。
C. 熔化和沸腾均需吸热,错误。
D. 能量守恒指总量不变,但可用能(有序能)会减少,错误。故选A。
9. 解析:
内能增加20J可能是做功或吸热,或两者共同作用(A/B片面)。分子动能增加或势能增加均可能(C片面)。若为等温熔化过程,分子平均动能不变(D正确)。
10. 解析:
A. 能量耗散指有序能→无序能,不违反守恒定律,错误。
B.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错误。
C. 液晶各向异性是显示器原理,正确。
D. 表面层分子稀疏表现为引力(表面张力成因),正确。故选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