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
应用气象学考试科目① 101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③ 360数学(理)④ 808农业气象学或811生态学或861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复试笔试科目:F07普通气象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T14 气候资源学 T15微气象学------------------------------政治英语全国统考数学和专业课学校自主命题数学就考高数~专业课其实就是农业气象~复试写的普通气象学~其实就是考大气物理大纲比较长:----------------------------------------考试科目代码:808考试科目名称:农业气象学第一部分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应用气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门课程从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入手,主要介绍农业气象要素(光、热、水、气)对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气象条件调控技术及农业气象模式建立的基本方法。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并适当配以实习,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与解决农业气象问题的能力。二、基本要求根据农业气象课程特点及实际情况,要求学生掌握农业气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同时注意农业气象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绪 论 1、了解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2、了解“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的机制、状态和过程;3、掌握农业气象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任务及其主要内容。第二章 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1、理解光的生物学意义与植物的光学特性;2、熟悉光在群体中的垂直分布规律;3、掌握生理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光周期现象、感光性、光饱和点与补偿点、光能利用率等概念;4、熟悉光周期学说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5、掌握光—光合作用关系理论及其分析方法;6、掌握光能利用率的计算方法、限制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因素及其提高途径。第三章 热量条件与农业生产1、了解温度的农业意义;2、掌握三基点温度、农业界限温度、活动积温、有效积温、作物的感温性以及温周期现象等基本概念;3、掌握积温学说及积温不稳定的原因;4、掌握积温的求算方法及表达形式的改进方法;5、熟悉积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气温日变化对农业生物的影响;6、熟悉近地层及土壤温度调控原理与技术。第四章 水分条件与农业生产1、了解水分的农业意义;2、掌握吸湿水、毛管水、凋萎湿度、毛管断裂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土壤水势、蒸散、作物需水量、作物水分临界期与关键期、土壤水分滞后现象等基本概念;3、熟悉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分传输过程、途径和规律;4、掌握作物需水规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分有效性等分析方法;5、熟悉水分条件与农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关系;6、熟悉土壤水分调控原理和技术。第五章 二氧化碳、风与农业生产1、了解大气中二氧化碳长期演变趋势和碳循环;2、熟悉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掌握二氧化碳饱和点与补偿点等基本概念;4、掌握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5、熟悉群体二氧化碳通量及浓度变化规律等分析方法;6、熟悉二氧化碳调控原理及技术;7、了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六章 农业气象模式简介1、掌握农业气象模式的概念、作用及其分类;2、熟悉农业气象系统的特征;3、熟悉农业气象模式的建模方法。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试目标:较低要求——了解;基本要求——理解、熟悉;较高要求——掌握。二、命题说明:1、该课程的命题考试,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确定。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第一章 约占5%; 第二章 约占25%;第三章 约占25%;第四章 约占25%;第五章 约占 10%;第六章 约占10%。2、试题难易程度分为容易、较容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所占比例一般为2:3:3: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比例,大体上为“了解”占25%,“理解(熟悉)”占35%,“掌握”占40%。3、试题主要题型为名词解释、问答题两种形式。4、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5、题型举例名词解释:作物水分关键期问 答 题:造成积温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内容来自网友回答
应用气象学和大气科学的区别
我就我们学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这两个专业来说说吧,其他学校的就不是很清楚了。这两者都是属于大气科学类的专业,应用气象偏向于农业,曾经也叫农业气象学,大气科学偏向于天气动力学,分析天气图,做观测预报之类的。不过现在随着各学科的不断融合,这两个专业在专业课程上的区别越来越小了,专业课学的基本上一样,只是在专业方向选修课上差距较大。应用气象学分城市气象学方向和农业气象学方向。城市气象课程为:防雷工程
请问12年高考我考了538分,能不能报考你们学校的大气科学?或是应用气象学?会不会被录取啊。
学姐给你个建议,超了一本线十分左右就没什么问题了。如果一定要读这个专业,可以先进学校哦,一年后转专业(09级在大二的时候增加了两个转专业的班共80多人)。还有学校的电子信息,雷电都是跟大气相关的专业,也可以考虑。 提个醒,如果需要转专业大一还要加倍努力,在每个系前面名次的转专业才容易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应用气象学专业近几年在四川录取学生的最低分是多少?
2008年四川省非延考区二本控制线为534分,学院调档线587分。共投档22名,最高分634分、最低分587分。根据学院招生录取规则,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十六人:最高分634分,最低分590分。其中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录取一名,分数为593分;大气科学专业(男生)录取六名,最高分603分、最低分592分、平均分596.8分;大气科学专业(女生)录取一名,分数为634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录取二
大气科学和应用气象学区别
应用气象学比大气科学涵盖面更广泛.除了大气科学有的天气诊断分析,天气预报,气象观测外,还包括防雷设计与监测,某些学校还开设农业气象等.简单来说应用气象更著重于投入到生产生活当中.而大气科学则偏重于理论研究.日后就业应用气象的面更广一些.但是有些市级气象单位对某些职位是说明一定只招"大气科学"专业的,不要应用气象的.但是下属区级或县级则一般不严格区分,甚至偏好应用气象的毕业生.
应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方向)是什么
这个专业是应用气象学院新建的专业,大气科学一般毕业在气象局会做预报工作,他们学的都是气象理论。应气做的比较杂了,课程主要有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产业工程气象学、气象信息服务、应用气象学方法、农业气象学、遥感原理及应用等课程。本科毕业嘛,大部分会去县局(有关系除外),县局主要工作就是做做观测,工做也蛮轻松地。
女生学应用气象学怎么样就业方向
待遇在当地收入水平中等。气象局福利尚可,工作在县局主要有观测和其他的农气服务等杂活,不累,市局以上没有观测,工作更宏观,分工更固定和细化。现在一般的就业前景是本科生毕业一般都可以进县局,好些的能进市局;男生好于女生,研究生好于本科生。由于气象行业近几年普遍处于新老交替阶段,招聘人员会不少总之应用气象专业很适合女生学习。
应用气象学本科毕业以后一般都有几个就业方向呢?都有什么?
学应用气象的也就是到气象局或者环保局之类的单位了,但是现在很多都要求硕士学位,读研是一个选择,或者就去一般的地市。气象局的公务员报考条件大部分都要求有两年的气象方面的工作经验,不能直接考,也会有一些专业方面的限制条件。
文科生能学应用气象学吗?
文科生能学应用气象学的。 气象学是把大气当作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气特征的学科,集中研究大气的天气情况和变化规律和对天气的预报。 气象学是把大气当做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 农业气象学 气特征的学科,集中研究大气的天气情况和变化规律和对天气的预报。气象学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大气中物理现
文科生能否转去学应用气象学专业?
不知楼主现在大几?转专业一般是大一或者大二学生转,大三因为专业课程落下太多学校是不让的。首先要去问院系辅导员,先看学校的规定如何,是否能转。据我所知大学转专业是有学科限制的,文理相互转的情况我只见过理转文,而且转热门专业是要花钱的。转专业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也比较高,一般要求是院系总成绩排前10%的学生。如果转成功了,像文理这种差别非常大的专业,楼主肯定需要把气象专业从大一
大气科学收的挺高,应用气象学呢?
应用气象就是以前的农气,一般就去气候中心或科研之类的,收入还可以我是体育装备工程的学生,想跨专业考应用气象学的研究生,需要考什么科目呢?准备什么教材?有较好的资料谢谢买个学校都不同,去学校招生信息网络查询,我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就很牛,学校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很多信息,可以查询的。。气象,只要复习好,也比较好考。就业也不错。加油!想报成都信息工程
考研想报南信大,可是气象学和应用气象学该报哪个?就业如何,纠结……
既然自己想报,就去了解下啵!学校应该对这两个专业都有介绍的!我大概给你说下,气象学就是相当于报天气预报的,研究天气现象原理的!而应用气象学,显而易之就是利用气象把产品做出来,利用气象提高生活质量,具体就业可以去我空间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