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高一

高一地理到第一单元的知识清单,谢谢了!

格物自测!为高考,从高一就准备自己的知识点储备!
高一地理到第一单元的知识清单,谢谢了!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l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星;气体和尘埃 l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l 天体系统的层次: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l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l 运动特征:同向、共面、近圆 l 结构特征:质量、体积、距离 l 局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金星距地球最近 l 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①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 ②有液态水;——内部物质运动、距离适中 ③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 ④安全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l 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l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4H——He l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生物的生成(光、热资源), 促进水、大气的运动 生产生活:太阳能、煤、石油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l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主要类型有黑子、耀斑,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 黑子:温度比其他地方低; ? 耀斑: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每当耀斑爆发会释放出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高能带电粒子 ? 黑子、耀斑周期:11年,同步???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l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地球磁场,磁暴现象;影响气候,图1.13 注意:太阳对地球的最大影响是太阳辐射!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l 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 l 地轴的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l 自转的方向、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l 自转的周期: 太阳日24小时 l 自转角速度:除两极,两极点角速度为0。
l 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点为0。
l 公转的轨道(近日点和远日点、快慢): 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使地球绕日公转中出现近日和远日现象。
地球位于近日点及附近时,公转速度快,位于远日点及附近,公转速度慢。
l 公转周期:1年365日5时48分46秒 二、地球自转与时差 l 晨昏线(圈):晨昏线平分地球,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 l 地方时:经度相差1度钟,东加。
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一天中的最大值,地方时为12点 l 区时: 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个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相连的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加西减。
国际日界线:基本沿东经180度。
由西向东跨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由东向西跨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日期变更:0时区和国际日界线把全球日期分为今天和昨天。
当0时区和中时区重合时,今天的日期和昨天的日期相等。
时区=经度/15,十分位四舍五入 l 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东经120度地方时 l 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 三、地球的公转与季节 l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的夹角,23度26分, l 正午太阳高度角:地方时12点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l 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
(图中红线为太阳直射) l 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从直射点向两边递减。
l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0—∣某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南纬用负值代入。
l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l 春分/秋分: ? 侧视图: ? 日期:春分3月21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 ?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直射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 ? 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经过地心 ? 地轴和晨昏线重合 ? 昼夜等长 ? 正午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边递减 l 夏至: ? 侧视图: ? 日期:6月22日前后 ?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分,直射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 ? 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经过地心 ?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极昼;南半球夜长昼短,南极圈极夜。
赤道昼夜等长。
? 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北回归线向两边递减 l 冬至: ? 日期:12月22日前后 ?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直射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 ? 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经过地心 ?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极夜;南半球夜短昼长,南极圈极昼。
赤道昼夜等长。
? 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南回归线向两边递减 l 夏半年与冬半年: 夏半年昼长大于夜长 冬半年夜长大于昼长 l 四季划分: 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太阳辐射最多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角最低、太阳辐射最少 春秋季:冬夏的过渡季节 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l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l 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即地震波。
特性: 纵波: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能量大,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l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处的层面叫不连续面。
? 莫霍界面 ? 古登堡界面 l 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
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 33KM l 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
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
l 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
包含地壳。
l 地核:外核部分呈液态(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为固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l 大气圈:气体和悬浮物 l 水圈: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循环运动 l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追问:有点乱,能不能分块下 追答:那都有序号 内容来自网友回答


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体系怎么写

高一地理

高考倒计时 2025-02-202025年高考时间 6月7日,8日,9日
高一专业其他问题:
高中知识点
相近专业 计算机 材料 机械 仪器仪表 能源动力 电气 电子信息 自动化 化工与制药 地质 矿业 纺织 轻工 交通运输 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 兵器 核工程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建筑 安全科学与工程 生物工程 公安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 土木 水利 测绘 植物生产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 动物生产 动物医学 林学 水产 草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中药学 法医学 医学技术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 公共管理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物流管理与工程 工业工程 电子商务 旅游管理 艺术学理论 音乐与舞蹈学 戏剧与影视学 美术学 设计学 哲学 经济学 财政学 金融学 经济与贸易 法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公安学 教育学 体育学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历史学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理科学 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质学 生物科学 心理学 统计学 历年高考分数 高中知识点 高一 高考试题库 测试 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