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是普通的行星,特点与其它行星比较并不特殊 地球是特殊的行星,因为目前的宇宙中只发现其有生命 5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1) 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 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3) 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4) 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前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5) 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1 太阳辐射是电磁波 2 太阳能源来源应 3 太阳辐射能中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 4 人类利用的太阳辐射能有:太阳能发电、热水器等,煤、石油、天然气等。
5 太阳大气层分为三层:光球、色球、日冕 6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光球——黑子(原因是温度低于周围1500度)——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色球——耀斑——太 日冕——太阳风 对地球的影响:(1)影响地球气候的变化 (2)耀斑爆发时影响,干扰 (3)对地球磁场影响,产生“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1 开发宇宙 (1) 空间资源:卫星通讯、太空实验等(辽阔、高真空、强辐射、失重) (2) 太阳能资源 (3) 矿产资源(月岩中 2 保护宇宙环境:对太空垃圾的措施(回地球)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1 地球的自转 (1)方向是时针,南天极俯视顺时针)(画南、地,侧视图、其他角度的) 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北半球仰看北极星在上的高度等于当地 (2)周期:恒星日——360度——真正周期——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360度59分——人类实用周期——24小时 (4) 速度:南北极0)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半) 角速度——除极点外都钟) 2 地球的公转 (1)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2) 近日点——1月初——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较快 远日点——7月慢 (3)方向:自西向东 (4)周期:公转360度——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同时同向运动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目前是23度26分) 地球公转的特点:黄赤交角的存在、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
4 太阳直射点:唯一在地球上太阳光与成90度平角的光线在地面上的交点 5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最北——北回归线——6月22日——北半球夏至日 最南——南回归线——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 在赤道上——3月21日、9月23日——北半球春分日、秋分日 公转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1.5 ---1。
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1 昼夜的形成: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2 太阳照亮的一半地球——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一半地球——夜半球 3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太阳高度是0度 从立体几何学来说——晨昏圈所在的与垂直 地方时 1 较东的地方时刻较早(画经度示意图:东经度、西经度、东西经度0度经线和180度附近) 2 区时划分的国际标准:0时区、东西十二区、东八区 沿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沿北半球右偏、左偏 3 昼夜长短和的变化 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不一定是90度) 4 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 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及其的,出现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纬度越高,夜越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5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找到直射点的位置是关键) 夏 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一年中有两个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小值全球各地区只有一个,就是在当地的冬至日)。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小结: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的,形成了四季;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形成了五带。
6 四季的划分 上的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 主要适用于的的生活和 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秋二季就是冬夏的 四季的划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为起点 北温带实际上使用的四季划分与气候相结合: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7 五带的划分 界线: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名称: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北温带、南温带——无阳光直射、无 北寒带、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五带反映了年从低纬地区向地区减少的规律 内容来自网友回答
人造卫星的初速度越大,可以减少发射能量,降低发射成本。从这个角度看,发射场应选择在纬度____、海拔_____的地方,且发射卫星时应该______(填“顺”或“逆”)地球自转方向发射。... 人造卫星的初速度越大,可以减少发射能量,降低发射成本。从这个角度看,发射场应选择在纬度____、海拔_____的地方,且发射卫星时应该______(填“顺”或“逆”)地球自转方向发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