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 ≈10 m/s2 作用点在重心 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 k:劲度系数(N/m) 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μ:摩擦因数 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m为最大静摩擦力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N 一物理量符号及单位 2)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直线上力的F=F1-F2 (F1>F2) βFFY FX OXY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 F1⊥F2时: F=(F12+1OFF2F1)αO 3F2|≤F≤|F1+F2| 4.力sβ Fy=Fsinβ 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也成立。
(3)除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表示力的方向,化成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第二运动定律:F合=ma 或a=F合/m a由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第三运动定律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 二力平衡 5.超重:N>G 失重:N
高一物理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