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因素、根本因素) (2)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3) 纸币的发行量也会影响价格。
(4) 其他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风俗、文化等;[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理解】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买方市场)。
2、价格与价值:(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2)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A、为什么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①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
②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B、怎样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等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A、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反之,增加购买。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理解】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
(3)在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
(4)在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补商品的需求量。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增加 B、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产量。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增加产量;反之,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降低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要素的投入;反之,减少投入。
内容来自网友回答
高一政治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