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
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
单倍体来源 单倍体的产生自1964年A.D.伯格纳在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中发现单倍体植株以来,已发现一系列自发产生的单倍体,并有许多人工诱导单倍体植株的方法问世。
单倍体的产生,大体有以下两方面的途径: 1. 体内发生即从胚囊内产生单倍体。
这包括:①自发产生。
与多胚现象常有联系,如油菜和亚麻的双胚苗中经常出现单倍体,可能是由温度骤变或异种、异属花粉的刺激引起。
②假受精。
即雌配子或雌性细胞经花粉或雄核刺激后未受精而产生的单倍体植株。
如玉米品种间杂交,马铃薯、苜蓿、烟草和杨树的种间杂交等都有此现象。
③半受精。
雌雄配子都参加胚胎发生,但不发生核融合,因而产生具父母本来源的嵌合植株,这曾在棉花中发现过。
④雄核发育或孤雄生殖。
卵细胞不受精,卵核消失,或卵细胞受精前失活,由精核在卵细胞内单独发育成单倍体,因此只含有一套雄配子染色体。
这类单倍体的发生频率很低。
⑤雌核发育或孤雌生殖。
精核进入卵细胞后未与卵核融合而退化,卵核未经受精而单独发育成单倍体。
远缘杂交中有时会出现此种现象。
2.离体诱导植物细胞具有潜在的再生故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导产生单倍体。
方法是将一定发育阶段的花药、子房或幼胚,通过无菌操作接种在培养基上成胚状体或愈伤组织,然后由胚状体发育成小苗或诱导愈伤组织发育为植株。
内容来自网友回答
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细胞代谢即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都要由常态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此过程所需能量称为。因受生物体内环境所限... 第一节 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细胞代谢即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的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都要由常态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 ,此过程所需能量称为 。因受生物体内环境所限,不可能采取加热加压的方式提供活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