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万有引力定律: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 公式: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的运动 ①基本方法:把天体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即F引=F向得: 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公式进行分析或计算.②天体质量M、ρ的估算: (3)三种宇宙速度 ①第一宇宙速度:v 1 =7.9km/s,它是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的最大. ②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 2 =11.2km/s,使物体挣脱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③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 3 =16.7km/s,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4)地球同步卫星 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于静止的,这种卫星位于赤道上方某一高度的稳定轨道上,且绕运动的周期等于地球的,即T=24h=86400s,离地面高度 同步卫星的轨道一定在内,并且只有一条.所有同步卫星都在这条轨道上,以大小相同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运行着. (5)卫星的超重和失重 “超重”是卫星进入轨道的加速上升过程和回收时的减速下降过程,此情景与“升降机”中物体超重相同.“失重”是卫星进入轨道后正常运转时,卫星上的物体完全“失重”(因为重力提供向心力),此时,在卫星上的,凡是制造与重力有关的均不能正常使用. 1.功 (1)功的定义:力和作用在力的通过的位移的乘积.是描述力对的物理量,是. 定义式:W=F•s•cosθ,其中F是力,s是力的作用点位移(对地),θ是力与位移间的. (2)功的大小的: ①恒力的功可根据W=F•S•cosθ进行计算,本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②根据W=P•t,计算一段时间内平均做功. ③利用的功,特别是变力所做的功.④根据功是的反过来可求功. (3)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的计算:功的大小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 发生相对运动的两物体的这一对相互摩擦力做的:W=fd(d是两物体间的相对路程),且W=Q(摩擦生热) 2. (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求功率时一定要分清是求哪个力的功率,还要分清是求还是. (2)功率的计算 ①平均功率:P=W/t(定义式) 表示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不管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都适用. ②瞬时功率:P=F•v•cosα P和v分别表示t时刻的功率和速度,α为两者间的夹角. (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 额定功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 实际功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它可以小于额定功率,但不能长时间超过额定功率. (4)交通工具的启动问题通常说的机车的功率或发动机的功率实际是指其的功率. ①以恒定功率P启动:机车的运动过程是先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以最大速度v m=P/f 作匀速直线运动. ②以恒定牵引力F启动:机车先作匀加速运动,当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时速度为v1=P/F,而后开始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以最大速度vm=P/f作匀速直线运动。
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Ek=mv2/2 (1)动能是描述物体的物理量.(2)动能和动量的和联系 ①动能是标量,动量是,动量改变,动能不一定改变;动能改变,动量一定改变. ②两者的不同:动能和功相联系,动能的变化用功来量度;动量和冲量相联系,动量的变化用冲量来量度.③的大小关系为EK=P2/2m 4. ★★★★动能定理: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表达式 (1)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它也适用于变力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 (2)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故动能定理无分量式. (3)应用动能定理只考虑初、末状态,没有守恒条件的限制,也不受力的和物理过程的变化的影响.所以,凡涉及力和位移,而不涉及力的作用时间的问题,都可以用动能定理分析和解答,而且一般都比用和简捷. (4)当物体的运动是由几个物理过程所组成,又不需要研究过程的时,可以把这几个物理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从而避开每个运动过程的具体细节,具有过程简明、方法巧妙、运算量小等. 5. (1)定义:地球上的物体具有跟它的高度有关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 ①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组成的系统共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②重力势能的大小和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③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之分. (2)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只决定于初、末位置间的高度差,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WG =mgh. (3)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即WG = - . 6.: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量. ★★★ 7.机械能守恒定律 (1)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E=E k +E p .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3)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4)系统机械能守恒的三种表示方式: ①系统初态的总机械能E 1 等于末态的总机械能E 2 ,即E1 =E2 ②系统减少的总重力势能ΔE P减 等于系统增加的总动能ΔE K增 ,即ΔE P减 =ΔE K增 ③若系统只有A、B两物体,则A物体减少的机械能等于B增加的机械能,ΔE A减 =ΔE B增 〔注意〕解题时究竟选取哪一种表达形式,应根据灵活选取;需注意的是:选用①式时,必须规定零势能参考面,而选用②式和③式时,可以不规定零势能参考面,但必须分清能量的减少量和. (5)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 ①用做功来判断:分析物体或物体受力情况(包括内力和外力),明确各力做功的情况,若对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没有其他力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为零,则机械能守恒. ②用能量转化来判定:若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 ③对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非弹性碰撞等问题,除非特别说明,机械能必定不守恒,完全非弹性机械能也不守恒. 8. (1)当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2)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W G =E p1 -E p2 . (3)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W 合 =E k2 -E k1 (动能定理) (4)除了重力(或弹簧弹力)之外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W F =E 2 -E 1 内容来自网友回答
要简单 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