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数学、物理,生物是一门新学科,有些理论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即使你不很理解,你也要强行记忆一些东西。
6.9.1.基本学习方法 生物处于初级阶段者:做简单题,反复浏览课本,理解和记忆基本东西。
通过阅读历年高考题中的容易理解的典型题目的详细分析,总结出解题技巧和考试技巧。
通过看一些简明的、把基本知识总结的很清晰的参考书,形成整体框架。
把课本中的实验理解清楚、并记忆实验步骤、现象、结果等。
对于不会做的基本题目,通过翻阅课本和参考书,弄明白。
以前做错的题目中的典型题目要重新做或者反复浏览直到记住。
生物处于中级阶段者:对课本上的概念和知识点理解透彻、记忆准确。
通过精练典型题目突破重点和难点。
借助某些线索把课本上不同部分的知识“串”起来。
把已经掌握的知识进一步熟练化。
通过分析考试试卷和自己做模拟题,查漏补缺。
深入思考和总结自己做的实验。
生物处于高级阶段者:通过做综合题目把知识“串”起来。
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想”实验等方法,感悟生物学的实验核心思想。
把化学、物理、数学等课程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物上。
深入思考如何把生物知识运用到现实中。
6.9.2.考试大纲和历年考题 根据高考大纲和历年考题确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省市对生物高考的要求可能不同。
例如,有些省高考中生物的题量相对多一些,有些省相对少一些。
你要根据自己所在省的高考大纲和历年考题,确定自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不要因生物学习的不够深入导致考试时该拿到的分数没有拿到,也不要因生物学习的过深、过广而过多的占用了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
高考大纲范围内的知识都要学好分析历年高考题时,如果你发现,高考大纲范围内的课本上的某些章节,考的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题目,你也不能有这些章节就不用好好学习的侥幸心理。
另外,有些省市高考时,生物的题量可能会很少,但题目的综合性可能会很大。
分析历年考题,琢磨命题人的意图对于历年高考题中的“综合性大的题目,你要仔细分析,琢磨和体味命题人的意图,思考如何联系实际、如何综合运用其他课程如化学的知识。
一般的技巧不一定很难,但往往比较灵活,变化比较大,你要敢“想”。
6.9.3.理解记忆 你可以采用“勾画书籍记忆”、“精挑细背”等方法,理解记忆生物课本上的概念、知识点。
概念清晰:通过精读课本、浏览、浏览一些生物方面的科普读物等等,理的积累,生物概念就会越来越清晰。
通读课本:课本上差不多了,并做了一定技巧之后,就可以通读课本了。
这样,你就可以找到各种知识点所对应的解题技巧,从课本中发现,把不同部分的知识“串”起来了。
6.9.4.参考书 帮你理解类参考书:某些参考书能从不同的角度帮你理解课本上的知识。
例如,某些参考书用比较简单的语言把某课本上的某部分知识,如“新陈代谢”部分知识的总结出来。
阅读此类参考书,你就能更容易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
引导你深入思考类参考书:如果你在做一些灵活性大的题目、“热点”题目、实验题,感到一点解题都没有,这有可能是你深入思考不够,某些参考书会引导你深入思考。
例如,有些参考书会教你如何用生物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6.8.5.深入思考 加大深入思考时间在所有学习时间中的比例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的进步,你要逐步加大深入思考时间在所有学习时间中的比例。
例如你在做一些生物题目,尤其是难题、灵活题、综合题时,你不能只是找到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罗列出来就完事了。
你要仔细分析问题,弄清题意,全面的灵活的思考。
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出现这些现象:答案缺乏逻辑性和,做对了不知为什么对了,做错了不知道为什么错了,等等。
深入思考之后有了学习心得和体会,要记在笔记本上。
一段时期之后,例如一两个星期之后,你要把以前做过但没有真正掌握的典型题目再重新做一遍,深入思考一下,看看是否又有新的心得和体会。
深入思考长长练相对于数学、物理等,生物是较新的学科。
对于生物,典型、精巧的题目可能会少一些,你可以把历年考题、老师、参考书上的典型题目中的好题,采用“深入思考长长练”等方法彻底弄透。
真正彻底掌握了一道好题之后,你的生物往往就会有明显的进步。
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主要适用于学习处于高级阶段者)自己提出的问题,必须能用上的知识能解决的问题,不要思考一些目前连都。
例如,你可以提出“蛋白质在细胞的中有哪些功能?”等问题。
你不必去思考一些如“生命的起源是什么?”,“为什么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生物?”等连生物学家甚至连哲学家也不能确切回答出来的问题。
自己提出问题后,要深入思考,然后把自己的解答用简单的话写在笔记本上。
然后,翻阅课本和参考书,看看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是否完整、表达是否精确。
使用“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这种方法,比起单纯的理解记忆,知识往往会掌握的更全面、更精确、更灵活。
运用化学、物理、数学等课程的知识你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各种已经掌握的知识,包括其他课程中的相关知识。
例如,绿色植物通过,把,把转变为贮藏在中等,都要用到等知识。
你学习化学时,碰到能解决某些生物问题的化学知识,就可以深入思考一下。
例如,学习了某种,你就可以尝试设计实验来验证某些生物学问题。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你就可以尝试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
例如,在学习了“呼吸作用”之后就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长跑之后有时会感到腿部酸痛?为什么某些运动员要到高原地区集训?等等。
养成时刻用生物思维思考的习惯(主要适用于学习处于高级阶段者)看到水,就想到水在细胞中的作用;看到报纸上和电视上的“基因工程”,课本上对应的知识就浮现在中。
养成时刻用生物思维思考的习惯之后,对生物知识就会理解的透彻、记忆的更准。
从大量信息中把握要点 从参考书、科普读物、网络、电视上看到与生物相关的信息时,你要善于从生物学角度思考,并总结出要点。
养成这种习惯后,你做那些灵活性比较大的题目时,就容易想到问题的生物学本质。
把握考试技巧的要点仔细琢磨历年高考题,体会命题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并总结出要点,然后围绕这些要点看各类参考书。
例如,命题人从一些最新的“克隆”、“遗传”等方面的材料中,找出可以用高中生物知识如“基因转录和翻译” 解决的东西,然后出题。
这样,你借助某些参考书上关于这些高考题目的详细分析,就可以体味出如何运用高中生物基本原理解释一些了。
6.9.6.形成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把握基本知识点的要点的基本知识点是指地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和重要的、观点、结论等。
它们分布在课本中的各个部分,从大的方面,有地图、运动、大气运动、、、环境与发展等;从小的方面,有晨昏线、太阳高度、等等。
一般的,能够体现核心思想、充分体现地理的的知识点,与其他课程如历史、政治等联系紧密的知识点,与现实紧密联系的知识点,多为高考的重点。
把握地理基本知识点的要点的两种方法:一、自己总结出知识点的要点。
你在听课、记、做练习、精读课本、看参考书时,把基本知识点的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用一、两句话总结出来,并记忆准确,还要记在笔记本上。
这种方法花费的时间多一些,但能不断提高你的把握要点能力。
二、记忆老师和参考书总结出的要点。
有些老师和参考书能够把课本上的知识点的要点总结的很好:非常清晰、完整、简明,你只要记住它们就可以了。
这种方法见效快,但灵活运用性差。
你可以把上面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自己总结出的基本知识点的要点,并与老师和参考书总结出的进行比较,看看谁总结的更好。
总结出典型题目的要点并归类平时学习时练习做的不错,但考试时却有很多题目做不出来,其原因之一就是做题时不能把握要点。
地理不像数学,没有那么多解题技巧,对于很多题目,只要你能分析出题目对应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要点,往往就能解决了。
例如“太阳高度角”类题目,只要你把数学上的三角函数等运用到这道题目对应的地理知识点,往往就能解决了。
老师和参考书:对于学习处于初级、中级阶段者,如果自己总结不出来典型题目的要点,你可以把老师和参考书上总结的要点记忆下来,练习和考试时,直接一一对应就可以了。
归类:把典型题目的要点按照课本上的知识点或者按照解题技巧进行归类,并“串”起来,就能形成解题技巧体系。
联系实际、灵活运用(适用于地理处于高级阶段者) 所谓“热点”题目,就是把运用地理知识点解决当前“热点”问题。
你可以从参考书、科普读物、报刊、等的信息中总结出要点,并把这些要点和课本上的地理原理联系起来。
琢磨命题人的思路和意图:通过仔细分析历年考题中的“热点”题目,琢磨命题人的思路和意图,你就能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你还能知道自己从参考书、科普读物、报刊、计算机网络中的的广度和深度。
把握要点:在浏览参考书、科普读物、报刊、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时,你只吸收那些与课本和高考大纲范围内的密切联系的信息,对于其他的信息,你不必理会。
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不断提高把握要点能力,从大量信息中找到最核心、最本质的有用信息,鉴别错误信息,剔除无用信息。
另外,你不必从“学者”的角度分析,分析的过于深入。
6.8.7.总结、回忆、笔记本 在理解记忆、做练习时总结出学习心得和解题技巧后,要记在笔记本上,经常梳理和补充。
从大向小的总结:有些人考试是答题不全面。
采用从大向小总结的方法,是解决考试时答题不全面的好方法。
你可以用尽量最简单的几句话,把高中生物课本的主要内容总结出来,例如,你总结出“高中生物主要内容是:一、生命的物质和结构基础;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三、遗传和变异;四、……”然后,你再往小处总结,如用几句话总结出“生物的物质基础有蛋白质、……”。
然后,再往更小处总结,如“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有……”。
另外,如果你能把高中生物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全面的总结出来,你就能形成整体框架和知识体系。
比较:例如,通过比较,你总结出细胞内水、、和等在生物体内的、组成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区别。
然后,总结出它们的联系。
然后,你再总结出这些化合物是怎样结合,发挥某些特定的功能的。
这样,你就能形成小的知识体系了。
从练习中总结出学习心得:例如,你从某道题目上得到“可以通过细胞互相识别来证明细胞的生命活力”;后来,你在精读课本时又发现“可以通过细胞内的只有在细胞死亡后才可以散出证明细胞有生命活力”;再后来,你又从某参考书上得到其他一些可以证明细胞有生命活力的事实。
当考试时让碰到关于“证明细胞有生命活力”的题目,你就能解答的很全面了。
笔记本和回忆再现:把总结出的各种东西记在笔记本上,不断的梳理和补充,并经常回忆再现,这些东西就会越来越清晰,你的生物的“知识确信度”就会不断的提高。
6.9.8.练习 你可以把本书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练习的学习方法用于生物练习。
如“看练”、“专题训练”、“背题”、“狠练” “形成套路”、“精挑细练”等等。
一般的,如果你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学习的很好,想学不好生物都很难。
你形成生物的知识体系之后,对于某些问答题,你可以模仿以前做过的类似的典型题目,想想应该分几个步骤,从哪几个方面回答,然后把相关的知识罗列上。
物质、能量类题目 为了做出此类题目,你可以把课本中涉及到物质、能量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集中在一起深入思考。
在此过程中,还要充分运用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
你还可以从各地历年高考题中找到物质、能量类题目,结合课本上的知识点深入思考。
你要敢“想”,要突破。
题目做完后,要总结出的学习心得、解题技巧和课本上没有的规律,把它们记在笔记本上。
“热点”题目有时,生物会有一些涉及到目前“热点”问题,如“克隆”技术相关的题目。
对于这类题目,你一开始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但你要确信,这些题目肯定可以用高考范围内的知识解决。
你可以迅速搜索你大脑中的知识体系,把所有与“热点”题目相关的知识回忆再现,往往就会找到对应的知识点,然后,再借助某些解题技巧就可以做出来了。
这要求你必须在考试前已经形成比较完整、比较清晰的知识体系。
显然,你大脑中的知识体系越清晰、越完整,你越容易找到与“热点”题目相关的知识。
你对命题人的意图琢磨的越透彻,你越容易想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因此,你可通过分析历年高考题,琢磨命题人的意图、思路,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和解题套路。
“热点”实例类参考书:有些参考书,会把一些“热点”素材和问题收集出来,作为“热点”实例,出一些题目。
对于这些“热点”实例中的素材,你不必研究的过细,但要找出要点,要把这些实例对应的高中生物上的知识点全都思考到。
把握要点(适用于生物处于高级阶段者):“热点”题目中的一些综合性很大的题目,要求你有很强的把握要点能力。
你可以从报纸、网络、参考书上大量浏览各种生物最新素材,并找出有用的、本质的、核心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你不要理会那些无法用高中生物知识解释的素材。
灵活运用、融合:你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把生物和物理、化学、地理等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融合,你要思考如何运用物理、化学知识解决生物问题,思考如何把生物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例如,中关于萌发的实验表明,根的生长没有方向性,这是由于“失重”。
综合题分拆:某些生物综合题,实际上是其他几个题目组合成的题目。
对于这类综合题,你可以把题目分解成多个基本题目,逐一解决,然后再综合起来考虑。
融合:某些生物综合题的本质,就是用其他知识解决某一问题。
例如,用生物其他章的知识解决这一章的问题,用其他课程的知识解决生物问题等等。
例如,某类的题目,你必须要借助化学方程式、数学解方程(方程组)的知识来解决。
这样,如果你的数学和化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掌握的不好,你考试时是很难把这类题目完整正确的做出来。
这要求你在平时学习生物碰到其他课程的知识,就要把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学好,不能有知识上的漏洞。
同时,你要训练自己把其他课程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物中去。
你还可以做各地历年高考题、看一些科普读物。
实验题有些生物实验题可以直接使用化学、物理中的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有些生物实验题目可以直接用化学知识解决。
图表类题 对于图表类的题目,你要弄清命题人是如何借助图表来表示生物知识,能从图表中找出规律,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
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数学的相关知识,如“斜率”、“极点”等。
坐标题:弄清坐标的横轴、纵轴的具体含义,分析出横、纵坐标所示的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曲线。
在分析曲线时,要注意曲线中的转折点、斜率等,并找出其代表的。
对多条曲线题目,可以对不同的曲线分别分析,找出不同曲线的联系和区别。
自己画图:你在平时精读课本时,实际上往往是“从文到图”的过程,即课本是利用图表,使你对文字理解的更透彻,而的图表题,恰恰是一个逆的过程,你在熟悉了课本之后,可以改变原来的阅读习惯,把从文到图的过程改为从图到文,根据图自己把文写出来。
例如,课本上叙述“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加快”那么,你就可以画出一个“温度——呼吸”的曲线图。
这就是单曲线图,如果又加入温度和光合作用,那么,你就可以画出一个“温度——光合作用”的曲线图,把这两条曲线画在一个坐标中,就是双曲线图。
如果找出这两个曲线图的关系,你就得出了“温度——呼吸——光合作用”的图。
通过你自己画的图,你会得出“温度——呼吸——光合作用”的关系的一些结论,这个结论对不对、画的图对不对?等你以后学习到新的知识,或者碰到了一道相关的题目,你就可以验证自己是否正确了。
内容来自网友回答
网址也行 不要登陆和下栽的 能够直接看的 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