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高一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全面解读

格物自测!为高考,从高一就准备自己的知识点储备!
2024-06-17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全面解读
我是2012届考生,下面我就和你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一.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1.分析作品结构:开端,发展,结局,高潮(1)分析小说线索:人物,事物;单线,双线;主线,副线;明线,暗线(2)概括小说情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概括作品主题:蕴含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中,重在理解形象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对情节,人物,环境的具体描绘及其叙述的语言风格故事发展的表现手法:顺序,倒叙,插叙叙述人称的表现手法: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小说特色的表现手法:(营造环境,安排情节,表现主题等方面)铺垫,衬托,渲染,伏笔,照应,悬念,突转,抑扬,对比,描写方式1.衬托:使主体鲜明突出,主题说明充分,思想表达更强烈2.悬念:有设悬和释悬,先设置谜面,适时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3.抑扬:可使文势曲折多变,摇曳生姿,增强作品的可读性4.对比:形成反差,达到表现人物,凸显事件,深化主题的艺术效果5.突转: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画龙点睛的作用6.细节:逼真,细腻,具体,生动的描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7.景物描写:交代时间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1)体会重要词句的丰富含义:指代义,隐喻义,象征义(2)体会重要句子的丰富含义:语境灵活把握,体会言外之意,揭示文章主旨(3)分析句子作用:内容,结构2.品味小说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1)品味小说叙述性语言的表现力:讲故事,交代情节,交代人物,第一人称记叙的小说也交代”我“的经历和感受(2)品味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幽默,庄重;委婉含蓄,直来直去;简洁,啰嗦;羞羞答答,大大方方;粗野,文雅。
有的人物语言常表现地方色彩鲜明,富有生活情趣(3)品味小说的独特的语言风格:平实,朴素,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四.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1.欣赏作品的形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1)分析人物外貌特征,揭示人物性格(2)分析人物行为动作,语言,揭示人物性格(3)分析人物心理,揭示人物性格(4)紧扣故事情节,概括人物性格2.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内涵:作者褒贬的态度,喜怒的情绪,作品的主旨,社会意义艺术魅力:塑造形象,运用语言,表达技巧的艺术力量五.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评价方面:小说思想是否积极,健康,深刻,与时代精神是否合拍;作者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批评力量;作者的感情是否真挚,是否符合时代精神和审美习惯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意蕴:在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语言表述人文精神: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精神文化的珍视,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七.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1.创作背景(1)宏观:政治格局,审美情趣,价值取向(2)微观:作者的心境,影响心境的因素2.创作意图:挖掘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八.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1.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是多向的,不是单层次的,是多层次的2.答案不是唯一的,需发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3.试题是半开放的,有一定的开放性,但不是漫无边际九.规律探讨1.整体感受,把握主题:开端,发展,结局,高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紧扣文本,理清细节:概括故事情节,理解情节的作用3.筛选信息,全面概括:从人物行为,语言,心理,细节描写方面筛选,按不同性格特点分类4.依据要求,简明表述:分条表述,概括分类,适当分析(二)散文一.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1.分析作品结构(1)整体结构:把握线索,分清层次关系(并列,递进,因果,转折,总分总,总分,分总)(2)照应结构:首尾照应,前后语意照应(3)过度类结构:承上启下,统领下文,总结上文(4)开头段落作用:a.综合句1)结构的作用:点明主旨,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点题,交代事情起因2)内容:考虑开头时对象表情达意的作用3)表达技巧:首选修辞b.单一句:开头结构的作用2.概括作品主题(1)对段奕的概括有中心句抓中心句,无中心句抓关键词,标志词,过渡词(2)对层意的概括(3)对作品主题的概括:通过写什么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1.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情感表达方式: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表达材料选择上:通过联想体裁上:以小见大重视真实2.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情感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相生情景描述方式: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1)分析表达方式肖像描写:表现人物特征,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形成强烈的感染力量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蕴含含蓄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波澜起伏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名题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2)分析表现手法象征:引申事理,形象含蓄,意义普遍铺垫,制造气氛,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形象鲜明抑扬:印象强烈,增强艺术效果托物言志: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白描:突出事物神韵虚实结合:凸显事物,景物特点,集中揭示题旨借景抒情:含而不露,意境悠远开门见山:直入正题衬托或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点面结合:反映事物全貌,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以小见大:感人并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悬念: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伏笔:前后连贯,结构严谨联想想象:形象丰满增添艺术表现力动静结合: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对比:突出特点,形象鲜明(3)分析修辞手法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比你:使人或物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借代: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的效果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强烈,增强生动性和感染力对偶:节奏感强,有音乐美;表达集中凝练,比照鲜明排比: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反复: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设问:提示注意,突出强调,引起思考,是回答有说服力,增强表达效果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语气作用三.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丰富内涵义,隐喻义,象征义2.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平实,华丽,自然,明快,含蓄,深沉,幽默,辛辣,愤激四.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1.形象(1)外在特征:形态,声音,色彩,气味(2)内在特征:性格,本质,精神(3)作者的爱憎情感(4)理解形象与环境的关系(5)手法:对比,衬托,动静结合,抒情手法,修辞2.内涵(1)了解作者情感倾向(2)整体把握内容思想,时代背景(3)把握词语,如“我认为”等五.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价值判断:时代精神,人文情怀,道德情操审美取向: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摒弃,对正义光明的歌颂,对黑暗邪恶的批判,对弱小者的悲悯,对恃强者的憎恶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中国人的传统心理特征(1)勤劳节俭,自强不息(2)求同务实,谦和持中(3)家庭为重,亲疏有别(4)伦理为纲,尊卑有序2.当代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特征(1)爱国爱家,关心社会(2)义利兼顾,礼貌文明(3)勤奋朴实,勇敢谦和(4)标新立异,敬业乐群3.人文精神(1)人性:人的尊严,即广义的人道主义(2)理性:对真理的追求,即广义的科学精神(3)超越性: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七.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宏观:政治格局,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微观:作者心境,影响心境的因素八.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多角度挖掘内涵,获得独特的感受和内涵九.规律探讨1.高屋建瓴,突破主旨2.读懂题面,扣紧题眼3.借助语境,搜寻答案4.综合分析,简明概括5.辨明手法,明确作用我把高三复习资料中精髓的部分都为你逐字打出来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None 内容来自网友回答


高中语文作文怎么写提点写作技巧

我的语文不是很好,写作文就头疼,没素材,不知如何下笔,有没有什么写作的捷径,推荐一个长沙地区好的辅导班,想去辅导一下作文,快点掌握写作方法

高考倒计时 {dede:global.cfg_gktime/}2024年高考时间 6月7日,8日,9日
高一专业其他问题:
高中知识点
相近专业 历年高考分数 高中知识点 高一 测试 计算机 材料 机械 仪器仪表 能源动力 电气 电子信息 自动化 化工与制药 地质 矿业 纺织 轻工 交通运输 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 兵器 核工程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建筑 安全科学与工程 生物工程 公安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 土木 水利 测绘 植物生产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 动物生产 动物医学 林学 水产 草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中药学 法医学 医学技术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 公共管理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物流管理与工程 工业工程 电子商务 旅游管理 艺术学理论 音乐与舞蹈学 戏剧与影视学 美术学 设计学 哲学 经济学 财政学 金融学 经济与贸易 法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公安学 教育学 体育学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历史学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理科学 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质学 生物科学 心理学 统计学 高考试题库 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