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谓的“主要表现手法”,指的就是对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各种表达方式的掌握,对比喻、拟人等各种常见修辞手法的掌握,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等情感表现手法的掌握,以及对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等情景描述方式的掌握,等等。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 散文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多方面去看,从情感表达的方式上,常常通过记人、记事、写景、状物来抒发作者的情感;从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上,常常通过联想的方式将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材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需放开时“放得开”,要收拢时,“收得拢”,自由而不失度,变化而不离宗,形散而神不散;在题材上往往以小见大,特别重视“真实”,不仅描写真人真事,更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一旦作假,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
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1、分析表达方式。
散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及其主要效果可见下表: 描写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心内心世界 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景物描写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蕴藉含蓄 记叙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起伏 议论 叙后议论:画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分析表现手法 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主要表 象征: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
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
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要情节。
它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抑扬:在发展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托物: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
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或某物品的描摹议论含蓄地表达出来,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
白描:不设喻,少修饰,不用华丽的辞藻,以最经济最简省的笔墨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
它往往起到寥寥几笔就能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
虚实结合:抓住重点,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衬托或渲染用另外事物来陪衬、对照,或浓重描绘某一事物,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
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点面结合:文章结构中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
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的、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活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
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
悬念: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
伏笔: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当的时机给予呼应,以收到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效果。
联想想象: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为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动静结合:动衬静,静衬动,互相烘托,相得益彰。
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3、分析修辞手法。
比喻: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常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拟人:使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借代: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它。
使语言生动诙谐,意蕴深刻,增强表现力。
对偶: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
内容来自网友回答
请大家可以详细的说下 看什么资料或者是课外书 还有具体的学习方法 我现在是高二的文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