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学 高中知识点

急求!关于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问题

格物自测!为高考,从高一就准备自己的知识点储备!
2024-05-04
急求!关于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问题
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 LudwigJosefJohannWittgenstein(26April1889–29April1951)wasanAustrianphilosopher. Majorworks TractatusLogico-Philosophicus(1921)《逻辑哲学论》 PhilosophicalInvestigations(1953)《哲学研究》 一、全部哲学是语言批判 (一)语言是表述经验事实的,因而语言的表述必须局限于经验范围之内。
(二)维氏认为,要使说话有意义,使人听得懂,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一是符合逻辑句法。
二是必须表述经验范围以内的事情,即表述经验事实。
(三)经验证实原则 任何一个命题只有以被经验证实或否证才有意义;反之,如不能被经验证实或否证,即无法用经验证实它是真是假,就没有意义,它们都是一些形而上学的“废话”,它们都应该从哲学中排除出去。
(四)经验的或然性和逻辑的必然性 1、经验事实只有重复性而没有未来,归纳法是没有果性、必然性是一种“迷信”或“假设”。
2、不是事实规定逻辑,而是逻辑规定事实 “只有逻辑必然性。
”“逻辑中没有偶然的东西。
”“逻辑之外一切都是偶然的。
” “逻辑是超验的。
”“逻辑先天性实质在于我们不能非逻辑地思考。
” 逻辑是经验事实的空间或框架。
经验的事实必须服从先验的逻辑。
二、《逻辑哲学论》中的本体论问题 《的关键语句如下: “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 是事物的总体。
” “对象是 “对象构成世界的实体。
因此它们不能是复合的。
” “固定者,实存者和对象是同一个东西。
” 应从语言的角度理解以上命题。
(一)世界的实体由对象构成 1、对象与事物:维氏把事物当作句子中的语词的对象。
维氏所说的对象是指语词的对象,或通过语词所表达的思想的对象。
一定的语象的组合构成事态。
“事态是对象(事物)的结合。
”(“事”和“ 例子 苏格拉底诞生了。
苏格拉底成为哲学家。
苏格拉底喝了毒 苏格拉底死了。
就语个语词,就是理解这个语词的意义,即有一定的形式和内容的对象。
这种形式和内容是语词的中发生的事情(事实)的。
“实体是独立于发生的事情而存在的。
”“它是形式的内容。
” 对“对象”含义的理解:参157 2、对象构成世界的实体 世界的实体是由对象构成的,对象是指语词的对象,它不是的事实,而是指词所指的内在的属性,或基本的规定性。
3、对象是不变的 维氏强调不变的东西是语词的对象,即语词所指称的形式和内容。
当我们听到一定的语词的时候,我们就把它们与一定的形式和内容联系在一起。
如果语词与对象没有固定的联系,我们就难以理解语词的意义。
(二)现实的世界和所思的(可能的)世界 我们现实的东西,而且还包括可只是描述发生的事情(事实)的符合事实的有意义的语句的情况。
1、事实与事态 “发生的事情,即事实,是事态的存在。
” 事态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所存在的事态才是事实。
2、什么是现实的世界和所思的世界 现实的世界是由事实构成的。
所思的世界是由事态构成的。
所思的世界是可能的世界。
这种可能性是指逻辑空间中的可能性。
可能的东西并不一定会成为现实的东西,但是不可能的东西绝不会成为现实的东西。
例子:“苏格拉底是一个医生。
”和“苏格拉底仅仅依靠精神食粮而生活。
”的区别。
3、现实的世界与所思的世界的构成 现实的世界可以分解为复合的事实,复合的事实可以分解为简单的事实。
简单的事实(或简称事实)是现实世界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
所思的世界可分解为复合的事态(事况),复合的事态可以分解为简单的事态。
简单的事态是所思的世界的基本的组成部分。
如果本体论所探讨的只是关于现实的世界的本体问题,那么维氏明确断言只有事实才是世界的本体。
如果本体论所探讨的还应包括语言所指涉的意义(概念和命题)的体系,那么维氏还主张对象是所思的世界的实体,事态是构成所思的世界的最基本单位。
三、语言与世界的结构对应与图像论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氏主张,语言与世界之间存在相对应的结构,命题是实在的逻辑图像。
这一关于语言与世界的关系的基本观点常被简称为“同构论”和“图像论“。
维氏的“同构论”和“图像论”包括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内容。
(一)宏观方面 1、基本观点 从宏观方面来说,维特根斯坦主张世界是事实的总体,语言是命题的总体。
两者具有相同的结构。
命题之间互相联系的结构与事实之间互相联系的结构相对应,一个复合的命题描述一个复合的事实。
语言的基本命题与世界的基本事实相对应。
2、两者同构,“描述”与“被描述”是如何可能的? 说世界是事实的总体,并不是说世界是由相互内在联系的事实组成的整体,而是说世界无非是彼此独立的事实的复合而已。
说语言是命题的总体,并不是说语言是由相互内在联系的命题组成的系统,而是说语言无非是彼此独立的基本命题的复合而已。
事实与事实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它们只有“和”、“否定”、“如果…….那么……”、“当且仅当”之类的外在联系。
“和”、“否定”、“如果…….那么……”、“当且仅当”也是命题之间的联结关系。
通过这些联结词,基本命题构成复合命题。
(二)微观方面 1、由名词组成的基本命题是描述简单事实的图像 图像(基本命题)的要素代表对象,并以一定的方式相互关联,描述以一定的方式相结合的事物间的关系。
命题由名词组成,名词如同图像中的要素。
名词代表对象,命题则描述事实。
“一个名称代表一个事物,另一个名称代表另一个事物,而且它们是彼此组合起来的;这样它们整个地就像一幅活的画一样表现一个事态。
” 2、所指与意义的区分“名词意指对象。
对象是它的所指。
” “只有命题才有意义,名词只有在句子的关联中才有所指。
” “人们可以不说命题描述这种或那种事态(事实),而直接说命题具有这种或那种意义。
” 3、对象只能被命名,不能被描述;我们要么命名一个对象,要么描述与其相关的事态。
语言的图像论主张语言是事态或事实的图像,而不是主张语言是对象的图像。
换句话说,语言不是对象的图像,而是构成为事态或事实的对象的组合的对象。
一个对象能被命名,但命名不是描述。
所谓描述一个对象,意思是描述与该对象相关的诸事态。
4、判断一个描述事实的命题的真假一是看命题是否符合与该事实相关的对象与对象间的关系或对象与属性间的关系,二是要正确断言所描述的事实是否存在。
5、一个假命题可以是一个有意义的命题。
因为它纵然没有正确地描述一个事实,但它仍然在描述某个可能的事态。
语言图像论总结: 语言由命题组成,所有的有意义的命题都能分析成基本命题,成为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
基本命题由名称和名称结合而成,而名称代表对象,对象和对象结合构成基本事态,基本命题就是基本事态的逻辑图像,基本事态和基本事态组成事态,事态的总体(即指存在事态和不存在事态的总体)就是世界,所以语言的结构是真值函项,语言的作用是描述世界,语言就是对世界进行描述的语言。
这种理论就是他所谓语言逻辑的基础。
四、语言的界限和神秘主义 (一)、语言的界限 “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 1、如何给语言划一个界限? 凡是可说的东西仅限于能被图示的东西,亦即,只有那些能被描述的事态或事实才是可以说的东西。
凡是不能被图示的东西,就是无意义的或无谓的东西,必须对之保持沉默的东西。
符合语言的图像论的要求的功能,仅限于语言的描述的功能。
亦即,可说的语言限制为描述的语言。
2、只有经验科学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命题,才属于可说的范围。
只有那些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态或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事实)的命题,即只有那些具有偶然的真理性的命题(任何事态都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其发生与否要视具体的条件而定,所以描述它们的命题只能具有偶然的真理性),才是有意义的命题,才属于可说范围。
“凡能描述的就能发生,并且凡是被因果规律排除在外的东西,也都是不能被描述的。
” 如何理解?要从“命题是实在的图像。
”这个基本命题出发。
3、无意义的命题与无谓的命题 (1)、逻辑的命题是无意义的命题 无意义的命题指不是描述事态的、没有关于事实内容的,但仍然有用、必需的命题。
逻辑的命题要么是重言式的命题(必然真),要么是矛盾式的命题(必然假)。
重言式的命题使得一切可能的世界成为真,从而对事态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描述。
矛盾式的命题 (2)、无谓的命题既不是有意义的命题,也不是无意义的命题。
无谓的命题意旨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对象和事态。
实质上是伪命题,是引起误解、导致荒唐的命题。
传统哲学中的大部分命题都是无谓的命题。
(二)不可说的,但可显示、可理解的东西 1、逻辑结构(形式) “命题不能表述逻辑形式:逻辑形式反映在命题之中。
语言不能表达本身反映在语言中的东西。
对于那些在语言中自行表现出来的东西,我们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它。
命题显示实在的逻辑形式。
命题展示出这种逻辑形式。
” 例子 留声机上唱片的纹道与乐曲具有相同的结构,这一结构不是被描述出来,而是显示出来的。
即唱片上纹道的深浅程度与乐曲的音阶上的高低程度相对应,显示两者结构相同。
2、涉及价值的伦理、美学和宗教的观念也是不可说只可显示的,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是神秘的。
涉及这些学科领域的句子的逻辑结构与描述事态的命题的逻辑结构完全不同。
在日常语言的句子中,我们容易把这两类句子混淆起来,即把不可说的句子当作可说的句子来处理。
于是产生了无谓的命题。
这是导致形而上学的哲学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确实存在不可说的东西。
它们显示自己,它们是神秘的东西。
内容来自网友回答


除非 否则 命题符号化

除非2<1,否则3<2p:2<1q:3<2为什么答案是q→﹁p而不能是﹁p→q... 除非2<1,否则3<2 p:2<1 q:3<2 为什么答案是q→﹁p而不能是﹁p→q 展开

高考倒计时 {dede:global.cfg_gktime/}2024年高考时间 6月7日,8日,9日
高中知识点专业其他问题:
高中知识点
相近专业 历年高考分数 高中知识点 高一 测试 计算机 材料 机械 仪器仪表 能源动力 电气 电子信息 自动化 化工与制药 地质 矿业 纺织 轻工 交通运输 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 兵器 核工程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建筑 安全科学与工程 生物工程 公安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 土木 水利 测绘 植物生产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 动物生产 动物医学 林学 水产 草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中药学 法医学 医学技术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 公共管理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物流管理与工程 工业工程 电子商务 旅游管理 艺术学理论 音乐与舞蹈学 戏剧与影视学 美术学 设计学 哲学 经济学 财政学 金融学 经济与贸易 法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公安学 教育学 体育学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历史学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理科学 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质学 生物科学 心理学 统计学 高考试题库 力学